貿易緊張稍緩、科技財報亮眼:全球經濟與台股動態背後的未來圖譜
近一週,全球市場出現難得的穩定與反彈。美國調整汽車關稅、與中國展開初步貿易談判,加上科技巨頭如微軟、Meta公布優於預期的財報,促成美股大漲。台灣股市也受惠外資買盤回流,半導體與電子類股表現出色。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從AI、電動車到太空科技,科技 Buff 幫你掌握最新科技趨勢與未來想像。穿戴裝置、手機新品、APP應用到網路安全、產業創新,通通一站式更新,讓你秒懂技術背後的改變與機會。不管是科技小白還是3C達人,科技 Buff 讓你輕鬆跟上時代的節奏!
近一週,全球市場出現難得的穩定與反彈。美國調整汽車關稅、與中國展開初步貿易談判,加上科技巨頭如微軟、Meta公布優於預期的財報,促成美股大漲。台灣股市也受惠外資買盤回流,半導體與電子類股表現出色。
近期美國針對半導體出口課徵關稅的計畫,引發全球科技產業的高度關注。身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台灣業界不僅面臨市場變化,也將承受政策帶來的多重壓力。這場潛在的關稅風暴,將如何左右台灣科技供應鏈的未來?為什麼我們非得擦亮眼睛,理解這波產業脈動不可?
Sony 即將推出新一代旗艦手機 Xperia 1 VII,消息近期逐漸明朗。該機已疑似通過美國 FCC 認證,並在 Geekbench 跑分資料庫中亮相,部分硬體規格曝光。最受矚目的是 Xperia 1 VII 有望重新搭載 4K HDR OLED 熒幕,延續 Sony 在顯示技術上的領先地位。處理器部分將採用 Qualcomm 最新的 Snapdragon 8 Elite,並配備 12GB RAM,符合當前旗艦機的主流配置。
今天,台灣科技產業迎來兩大焦點:郭家耀強調華電動車龍頭地位的鞏固,以及中山大學新成立的半導體聯合實驗室正式啟用。這兩則消息不僅凸顯了台灣在電動車產業與半導體人才培育的持續發展,也映射出台灣在AI技術與能源政策上正穩步推進的重要戰略。
最近,我們在網路上追蹤的足跡越來越難被「看光光」了。從蘋果Safari到Firefox相繼封殺第三方cookie,像是昔日網路廣告的「間諜眼睛」逐漸失能。這個看似技術的小動作,背後暗藏著全球數據隱私風潮浪潮的漩渦,也改寫了行銷人的遊戲規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第一方數據」(first-party data)會成為這場改變的關鍵焦點,以及背後的社會意義。
這幾天,加密圈裡一款名叫「山羊」(GOAT)的社交型AI Agent爆紅,讓不少人開始關注一個看似複雜但充滿潛力的議題——AI Agent如何從零散的工具,變成可以自我增長、長久活躍的生態系統。為什麼這件事現在值得談?因為台灣與全球科技發展都正面臨類似的挑戰,從純技術層面走向商業化與社群運營,而這個過程常被忽略,更常出錯。
最近,矽谷的投資圈似乎刮起了一股新旋風。過去幾年,大家都在討論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像是ChatGPT那樣,耗費龐大資源訓練,讓全世界驚艷。但最近的話題焦點卻悄悄轉向「AI Agent」——那些能自主判斷、決策、執行任務的人工智慧代理人。
今年夏天,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悄悄展開一項內部通訊裝置革命,開始配發蘋果最新的iPhone 15作為公務手機。這個看似簡單的設備升級,卻是近十多年資安政策與行動辦公趨勢長期角力的縮影,更映射出台灣科技企業在數位化、效率與資安防護間的平衡挑戰。
今年5月的科技焦點,從小米SU7 Ultra驚人馬力的賽道「考牌解鎖」,到台積電iPhone 15智慧公務機的資安新策略,清晰映照出科技進步背後,對「安全」與「權限」的不同詮釋與挑戰。這兩起事件,分別代表了極速性能控制和資安風險管理,揭示當代科技社會中,如何在創新與風險間尋求平衡。
近來的熱議科技話題,從年輕人熱烈轉向與AI聊天軟體ChatGPT,到台北士林科教館推出的「元宇宙下的性別光影展」,不難發現科技不只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溝通方式,也開始深植於文化體驗與社交互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