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鴻海科技日:電動車洗牌下的台灣新「智」造路徑
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浪潮中,2025年11月21日登場的「鴻海科技日」,再次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不僅揭示了新款電動車Model A的驚艷亮相,更重磅提出了「Physical AI」的戰略願景。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浪潮中,2025年11月21日登場的「鴻海科技日」,再次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不僅揭示了新款電動車Model A的驚艷亮相,更重磅提出了「Physical AI」的戰略願景。
今日科技新聞焦點,無疑是台灣在全球智慧製造浪潮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從產業龍頭的策略佈局,到中小型企業的數位轉型,一股由人工智慧(AI)與半導體技術驅動的「智慧工廠」新時代正加速成形。這不僅關乎產業的升級,更將深刻影響台灣在全球經濟版圖中的競爭力,值得你我細細觀察。 這股智慧製造的熱潮並非憑空而來。 長期以來,台灣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傳統產業或高科技製造,都累積了深厚的技術與經驗。 然而,隨著全球化競爭加劇、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消費者需求日益客製化,傳統製造模式已面臨瓶頸。 正是此刻,智慧製造的概念應運而生,它不再是單純的自動化,而是結合物聯網(IoT)、大數據、AI等技術,讓生產線具備自我感知、分析、判斷與決策的能力。
AI晶片火熱助攻!台廠搶攻智慧製造新藍海,從「雙11爆單」看「人機轉換」的未來商機今天的科技脈動,無疑是由「AI」這個關鍵字串連起來的. 這股浪潮不僅催生了半導體產業的強勁表現,更深刻地影響著智慧製造的未來樣貌,甚至牽動著我們對職場與商業模式的想像. 我們看到 AI 題材再度發威,美國高塔半導體(Tower
這幾日,科技新聞版面熱鬧非凡,從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再次力挺台灣半導體的重要性,到國內產業龍頭積極擁抱AI驅動智慧製造的浪潮,都揭示了一個清晰的趨勢:AI已不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此刻正深刻影響台灣經濟與每個人的關鍵力量。這股趨勢不只關乎晶片,更涵蓋了產業轉型、人才培育與全球競爭力的重塑。談到台灣科技,半導體無疑是全球矚目的焦點。
2025年10月31日,一則重磅消息震撼了全球科技產業:三星半導體與輝達(NVIDIA)攜手,宣布將打造一座劃時代的「AI超級工廠」。這不僅是一次普通的產業合作,更是AI浪潮如何從數據中心走向實體製造業,重塑未來產業樣貌的明確訊號。這項聯手策略,不只鞏固了兩大巨頭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我們解讀當前全球科技版圖的變化,提供了關鍵的視角。
近期的科技脈動,無疑將台灣推向全球舞台的焦點。從財經版面熱議的「神山」台積電股價屢創新高,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旋風式來台,都揭示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訊息:台灣在全球科技競局中,正扮演著日益關鍵的角色。這股熱潮不僅僅是資本市場的短暫現象,背後更隱藏著AI、半導體與智慧製造等領域的深度整合與變革,值得我們細究其趨勢與影響。
在今日(2025年9月9日)科技新聞版面中,半導體產業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隨著「半導體展」盛大開展,不僅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更帶動「台股24547點創高」,寫下歷史新頁。這不只是數字的跳動,它更是台灣在全球科技舞台上,持續扮演關鍵角色的最佳證明。然而,在AI熱潮與地緣政治的雙重影響下,
今天的科技大事是什麼?為什麼值得談?。台北的智慧製造與自動化展會上,AI 賦能的機器人與跨界合作成為焦點,從達明機器人宣布與 NVIDIA、SCHUNK、工研院合作,到台達展示以 AI 優化的製造方案,市場氛圍明顯從硬體設備轉向「軟體+資料」的生產力提升。這不只是產品秀與行銷話術。它代表台灣製造正迎
2025年8月19日,美國政治圈再度把「對半導體大舉加徵高額關稅」掛上檯面,引發市場震盪。這不是單純的貿易措辭,而是牽動全球供應鏈、投資布局與產業安全的系統性風險。因此,與其被動恐慌,不如理解這場風暴的脈絡與我們能做的防護。先說脈絡。美方提高半導體關稅的想法,部分源於競爭與國安考量,市場已有多方試算
2024年4月22日,台灣迎來了一場產業界具指標性的盛事——「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正式成立。這不只是一次對機器人產業的整合行動,更是台灣在AI及智慧製造領域中的一次戰略升級。隨著全球AI技術快速崛起,台灣如何從半導體強國走向AI機器人重鎮,成為值得深究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