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手機市場的「面子」與「裡子」之戰
蘋果最新的 iOS26 系統更新,一如既往地在全球科技愛好者間掀起熱議。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液態玻璃」介面與 3D 桌布等視覺效果的全面升級。然而,這些令人驚豔的創新,卻也伴隨著「耗電還發燙」的用戶抱怨聲浪,讓這項備受期待的功能,在華麗登場的同時,也蒙上了一層實用性的陰影。這不僅是單一產品的得失,更揭示了當代智慧手機發展的深層矛盾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從AI、電動車到太空科技,科技 Buff 幫你掌握最新科技趨勢與未來想像。穿戴裝置、手機新品、APP應用到網路安全、產業創新,通通一站式更新,讓你秒懂技術背後的改變與機會。不管是科技小白還是3C達人,科技 Buff 讓你輕鬆跟上時代的節奏!
蘋果最新的 iOS26 系統更新,一如既往地在全球科技愛好者間掀起熱議。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液態玻璃」介面與 3D 桌布等視覺效果的全面升級。然而,這些令人驚豔的創新,卻也伴隨著「耗電還發燙」的用戶抱怨聲浪,讓這項備受期待的功能,在華麗登場的同時,也蒙上了一層實用性的陰影。這不僅是單一產品的得失,更揭示了當代智慧手機發展的深層矛盾
今天的科技頭條,許多訊息都指向一個核心事實:AI熱潮正強勁地帶動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上衝刺。從日韓股市因晶片半導體股創下新高,到台灣股市的科技基金績效亮眼,無一不顯示這股浪潮的巨大動能。然而,在這片看似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後,台灣正悄然面臨兩大關鍵挑戰——綠電供應的緊迫性與電動車市場的驟然冷卻。這不僅牽動著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也將深遠影響你我的生活與未
2025年9月9日,一年一度的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在台灣盛大開幕。這不僅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年度盛事,更是引爆台股創下24547點歷史新高的重要推手,為整體市場注入一股強勁的動能。這背後,是人工智慧(AI)無止盡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版圖與未來樣貌。
在今日(2025年9月9日)科技新聞版面中,半導體產業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隨著「半導體展」盛大開展,不僅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更帶動「台股24547點創高」,寫下歷史新頁。這不只是數字的跳動,它更是台灣在全球科技舞台上,持續扮演關鍵角色的最佳證明。然而,在AI熱潮與地緣政治的雙重影響下,
今天的科技大事是美國圍繞半導體供應鏈的政策動作持續升溫。這值得談,因為關稅、投資誘因和國際布局會直接改變台灣廠商的出貨策略與資本支出節奏。當全球最核心的半導體製造鏈面臨政策震盪,台灣既是受惠者也最易受創的一方。事發脈絡不複雜,但影響極深。近日有報導指出,美國針對某些海外晶片產能的豁免調整,引發台積電
今天的科技大事是電動車市場出現明顯降溫訊號。不只中國大型車廠因價格戰利潤受損。台灣在地的電動機車也傳出 8 月銷量腰斬的消息,且貨物稅修法可能進一步衝擊市場情緒。這些看似各自的新聞,其實共同指向消費補貼退場、產能過剩與政策風向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回顧脈絡,我們過去幾年看到資本、補貼與快速擴產推動電動車
今天的科技大事是美國收緊半導體設備對華授權。這不是單一行政動作,而是把市場上的「熱錢」和供應鏈的「脆弱點」同時曝露出來。值得談的原因有三:一是全球對AI晶片的需求還在快速上升。二是政策干預讓跨國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大增。三是這會直接影響台灣廠商的策略與投資節奏。回顧脈絡,8月韓國出口數據顯示半導體出口創
今天科技大事是 AUKEY 在曼谷發表 15 款 MagFusion Qi2 25W 無線充電新品。 這件事值得注意,因為它不是單純一款產品的推出。 而是電源供應、生態標準與消費場景在加速重組的訊號。 回顧脈絡,Qi2 與磁吸模
今天的科技大事,是華虹半導體擬收購華力微電子約97.5%股權的消息。這樁交易不只是企業合併,還透露出中國在半導體供應鏈上追求自給與整合的急迫性。這個動向值得台灣讀者留意,因為它牽動到市場競爭、供應鏈重組與政策博弈三大層面。華虹收購華力的背景,跟近年中國推動半導體自主化的政策密切相關。在美國對部分中國
今天的科技大事是美國收回對三星與SK海力士在中國取得美國製造設備的授權。 這個決定不只是兩家韓企的困境,而是一次重新洗牌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信號。 背景來看,美國以國安與供應鏈韌性為由,調整對外設備輸出的規範,令在中國擴產的外資晶圓廠面臨更多限制與不確定性。 此舉已引發市場對中國半導體自給路徑的焦慮,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