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助推AI大潮:從晶片到應用,科技島如何引領未來?

隨著生成式AI和智慧醫療等創新應用成為全球熱議話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再度站上國際舞台焦點。這不只是台灣製造的晶片精密無比,更是台灣推動全球科技轉型、創造經濟與國家安全實力的關鍵引擎。近期Discovery頻道與外交部合作的節目《台灣無比精采:AI科技島》於5月9日首播,深刻揭示台灣如何串聯AI與半導體產業,讓世界看見一座「科技島」的強大動力與創新力量。

半導體關稅立場成為台美科技競爭熱點,台灣業者如何抗衡風險?

近期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牽動科技與經濟版圖,其中美國即將公布加徵關稅的新細節,引發台灣半導體業界高度關注。5 月 7 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計劃公布針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加徵關稅的細節,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生產重鎮,面臨可能供應鏈震盪的壓力。

蘋果首度自研基頻晶片Apple C1,翻轉5G手機生態的挑戰與機會

當iPhone 16e亮相時,蘋果隻字未提自家開發的基頻數據晶片Apple C1的性能細節,僅低調強調這是iPhone有史以來最節能的基頻裝置。然而,2025年初的財報會議中,執行長Tim Cook卻變相承認Apple C1的表現已領先現役的高通晶片,引發外界對蘋果5G晶片自主化的高度關注。在全球5G競爭加劇與晶片供應鏈緊張的雙重背景下,這一技術突破意義非凡,也代表了蘋果在硬體核心元件上從被動依賴向主動掌控的關鍵轉變。

全球晶片荒與台灣半導體:翻轉供應鏈的關鍵時刻

2024年上半年,全球科技產業焦點仍放在持續的晶片供應緊張和半導體產業的新動態上。隨著美國、新加坡等地宣布進一步擴大晶片製造投資,台灣作為全球晶片供應鏈的核心,不僅面臨挑戰,也站在了重新布局的關鍵節點。

晶片走私、人才培育與能源轉型:台灣科技與產業的多重變局觀察

近期美國AI新創公司Anthropic指稱中國透過「假孕肚」與「活龍蝦」等奇異手法走私高階AI晶片,引發輝達強烈反駁,凸顯科技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的高度緊張感。與此同時,台灣在面對新台幣急升帶來的出口壓力、能源政策配套,以及本地綠能與電池技術人才培育的挑戰中,正站在科技與產業轉型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