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台股與全球經濟動態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台股收盤幾乎無太大變動,維持在相對平穩的位置上。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關稅政策調整、匯率波動以及國際貨櫃航運需求趨緩的消息不斷湧現。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2025年5月8日,台股收盤幾乎無太大變動,維持在相對平穩的位置上。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關稅政策調整、匯率波動以及國際貨櫃航運需求趨緩的消息不斷湧現。
在2024年4月,台灣科技大廠Appier宣布正式併購法國生成式AI新創AdCreative.ai,並在台北舉行亞太巡迴發表會,震撼揭示未來行銷新藍圖。此次合作不僅是台灣AI產業的重要里程碑,更代表生成式AI在廣告與行銷領域的深度滲透已正式進入高速成長階段,勢必改寫品牌行銷模式與投資報酬率(ROI)。
蘋果公司正默默揮軍新戰場,透過自家晶矽團隊積極研發智慧眼鏡新晶片,以及首度打造專屬的AI伺服器處理器。這不僅展現蘋果持續在硬體核心技術的深耕,也顯示其對於未來人工智慧運算和穿戴裝置市場的布局企圖心。對於台灣科技產業鏈及一般消費者來說,這帶來了哪些值得關注的趨勢與影響?
2024年6月8日,OpenAI正式啟動全球版「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擴展名為「OpenAI for Countries」的全球合作框架。這個計畫不僅意味著AI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跨國大爆發,還將為台灣的科技業者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機與挑戰。
美國近期股市波動,焦點落在AI晶片出口管制政策上的最新風向。消息指出,前總統川普擬取消拜登政府時代針對AI晶片的出口限制,特別是即將於2024年5月15日生效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可能不會被執行。此舉不僅激勵以輝達為首的科技股回升,也反映出美國在全球半導體與AI技術競爭中調整策略的企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及全球科技供應鏈將產生深遠影響。
今年8月8日,台肥股份有限公司於新竹市公道五路旁舉行D7-B科技研發大樓新建工程動土典禮,正式掀開新竹科技商務園區第三期開發序幕。此舉不僅彰顯台肥深耕高科技產業的決心,更與近期政府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相呼應,在全球產業競逐的關鍵時刻,為區域帶來新一波的創新動能與產業升級契機。
在數位科技與金融詐欺事件頻傳的今日,7月7日真理大學財經學院舉辦的「新時代財經科技法制」研討會揭示了一個鮮為人知卻至關重要的議題——「人頭門號」的管理與法制缺口。
近期在2025臺灣復健醫學會年會上,工研院攜手國內生醫業者與醫療機構,發表了一款創新的「數位上肢復健鏡像同動訓練系統」。這項結合影像辨識與遊戲化設計的技術,為長期以來讓患者望之卻步的復健療程帶來全新面貌。當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提升復健療效與患者參與度,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因此這項技術發表,值得關注與深度探討。
在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普及的當下,台灣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2024年4月正式啟動「商業服務業AI人才培育」計畫,旨在協助服務業企業加速AI技術落地應用。這不僅是因應產業數位化浪潮的必要措施,更反映出AI在服務業從營運決策到客戶體驗各環節的滲透勢不可擋,是臺灣產業升級與競爭力鞏固的關鍵推手。
今年第一季,宏達電(HTC)的財報呈現出鮮明的結構轉型跡象:透過與Google簽訂高達2.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HTC部分XR(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研發團隊轉入Google,同時授權其XR智慧財產權,讓公司財務亮出正向盈餘,單季每股盈餘達4.8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