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不再是唯一解答?全球車市電動化遭遇現實逆風
今天的科技新聞,電動車產業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從豪華品牌賓利放棄純電動車戰略、福特在歐洲電動車計畫受挫,到美國聯邦電動車稅收抵免政策終止,種種跡象顯示,全球電動化轉型並非一路坦途。這不僅是車廠的策略調整,更折射出市場需求、政策走向與基礎建設等深層次的變革,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看懂這波電動化浪潮中的潛在風險與新機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今天的科技新聞,電動車產業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從豪華品牌賓利放棄純電動車戰略、福特在歐洲電動車計畫受挫,到美國聯邦電動車稅收抵免政策終止,種種跡象顯示,全球電動化轉型並非一路坦途。這不僅是車廠的策略調整,更折射出市場需求、政策走向與基礎建設等深層次的變革,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看懂這波電動化浪潮中的潛在風險與新機
近日,一則國際要聞牽動著全球神經。新加坡總理在2025年9月21日明確指出,一旦台海爆發衝突,全球經濟將遭受「重創」,其影響力甚至將超越烏俄戰爭,此番言論立即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台灣外交部也對此做出了回應,強調台灣對於維護台海和平的努力不懈。
在今日(2025年9月9日)科技新聞版面中,半導體產業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隨著「半導體展」盛大開展,不僅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更帶動「台股24547點創高」,寫下歷史新頁。這不只是數字的跳動,它更是台灣在全球科技舞台上,持續扮演關鍵角色的最佳證明。然而,在AI熱潮與地緣政治的雙重影響下,
近期全球局勢風起雲湧,尤其是美國與伊朗的緊張態勢再度升溫,引發市場對地緣政治風險的高度警戒。美國暫時未對伊朗發動襲擊(2025年6月20日),帶來稍歇的短期紓緩,但俄羅斯示警全球可能面臨核災威脅,讓局勢更顯詭譎難測。
近期以色列空襲伊朗全球最大天然氣田,導致該設施部分產能暫停,連帶引發國際油價大幅上漲,成為全球市場的焦點。6月15日國際新聞揭露,這場地緣政治衝突不僅牽動中東能源供應鏈,更激化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2025年6月15日,台灣半導體產業再度成為全球焦點,但這次焦點不僅僅在尖端製程技術的競賽,更在於能源投入與地緣政治風險的交織。隨著全球對先進芯片需求爆發性成長,台灣業界開始深刻體認能源供應穩定與永續性的關鍵性。投資先進能源,成為維穩半導體供應鏈、確保台灣產業續航力的不二法門,這是包含葉望輝在內產業領袖近來強烈表達的共識。
最近在社群圈,一則按摩椅的新聞引爆熱議:一台按摩椅竟然回覆「台灣是中國一個省」,瞬間讓原本放鬆的按摩時光變成尷尬的政治小插曲(參考 MSN 報導)。這場看似偶發的機械回話事件,在 TikTok、Dcard 和 Threads 上都被各種幽默和嘲諷刷屏。
今天凌晨台股小漲2.4點,看似波瀾不驚,但從法人持續賣超近百億、台商赴陸投資明顯下滑的趨勢,我們能嗅到一股市場微妙的變化氣息。這不是孤立的數字遊戲,而是全球經濟大勢與地緣政治變遷交織下的投資謀略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