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娛樂圈社群又爆出一起「玩哏玩過頭」的公關危機,這回苦主是國際串流平台HBO Max。他們台灣的小編在宣傳貼文底下,不小心用了韓國大勢女團NewJeans的諧音梗,結果不只沒達到預期的幽默效果,反而瞬間點燃粉絲怒火,引發輿論熱議,最後只好黯然刪文,並在深夜緊急發出道歉聲明。這起事件不僅是一場社群行銷的翻車現場,更值得我們好好聊聊,娛樂產業在追求話題與流量的路上,社群互動的眉角到底在哪裡。
時間回到2025年11月14日,台灣HBO Max為了推廣其平台上的新節目,在官方臉書粉絲專頁發布了一則貼文。原本一切看似平常,但在留言區,小編卻引用了韓國女團NewJeans的熱門歌曲「ETA」諧音,玩起了「南極」的哏。這個看似無心的玩笑,馬上在K-pop粉絲圈裡掀起滔天巨浪。粉絲們(暱稱Bunnies)立刻集結,認為這個哏不僅毫無笑點,更直接冒犯了NewJeans的形象。根據自由娛樂的報導,該篇貼文被質疑「冒犯偶像團體」,導致HBO Max迅速「翻車下架貼文致歉」。而鏡週刊也直指「台灣HBO MAX玩哏過頭!「南極」哏惹怒NewJeans粉絲 官方急刪文道歉」,強調粉絲的怒火正是源於「玩哏沒有底線」。
社群平台Threads上,相關截圖迅速廣為流傳,網友們紛紛發表意見,有Threads用戶直接表示:「這種哏真的低級當有趣,小編該換了。」YouTube上也有不少討論串,熱門留言指出:「以為自己很幽默,結果是缺乏基本常識跟尊重。」一時間,HBO Max的社群聲譽跌落谷底。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HBO Max Taiwan也來不及等到天亮,在同日深夜緊急發布道歉啟事,坦承「選詞疏忽造成誤解」,承諾未來會更謹慎。從ETtoday星光雲的報導中,也能看見這起事件是如何從社群發酵,最終迫使品牌方公開致歉。
為什麼一個看似普通的諧音哏,會引發這麼大的社群震盪呢?首先,這反映了當代K-pop粉絲文化強大的凝聚力與對偶像的保護欲。對許多粉絲而言,偶像不僅是藝人,更是他們情感寄託與精神象徵。任何可能貶低、攻擊或帶有不敬意味的言論,都會被視為是對其信仰的挑戰。這種「我護我偶像」的團結力量,讓品牌在社群操作上必須如履薄冰。其次,這也凸顯了品牌在社群互動中,創意與界線的難題。社群小編為了在流量爆炸的網路世界中脫穎而出,往往會追求新穎、吸睛,甚至有點「衝擊性」的內容來吸引關注。然而,當創意脫離了對受眾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就很容易踩到地雷。特別是娛樂圈,藝人的人設、過去的爭議事件,或是某些粉絲心照不宣的「敏感詞」,都可能是潛在的引爆點。這次的「南極」哏,可能在某些人看來只是無傷大雅的玩笑,但在NewJeans的粉絲眼中,卻成了不專業且冒犯的行為。這種資訊不對稱和解讀差異,讓「哏」成了雙面刃,用得好是話題,用不好就是災難。這也反映了社群經營者的「流量焦慮」,在求快、求新、求話題的壓力下,有時會忽略內容的審慎性。
HBO Max這次的事件,再次給所有品牌上了一課:在社群時代,每一次發言都可能是一場公關危機。粉絲對偶像的熱愛不容輕視,品牌在進行社群操作時,必須更謹慎、更深入地了解目標客群的文化與敏感點。追求流量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創意與尊重之間找到平衡,更是社群編輯們永遠的課題。畢竟,流量誠可貴,品牌聲譽價更高,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