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2030年新規:租車公司和企業車隊全面電動化,台灣產業迎來全球新能源車新風潮

2025年7月21日,歐盟據報制定了一項重磅環保政策,計畫自2030年起,強制所有租車公司及大型企業車隊只能購入電動車(EV)。這項措施不僅引發歐洲汽車產業的巨大震盪,也讓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風起雲湧,對台灣在地汽車供應鏈、半導體、及新能源技術發展無疑帶來深遠影響。

拼裝電動車成「三不管地帶」台灣交通與科技監管的急迫挑戰

近期,拼裝電動車事故頻傳的新聞再次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立法院多位立委呼籲交通部在兩個月內訂定全國統一的管理指引,以遏止安全隱憂成為公共安全的重大漏洞。這一議題不僅攸關民眾生命安全,也反映出台灣在快速推動綠能交通、科技創新的同時,監管制度卻形成斷層的尷尬現實(聯合新聞網、2025年7月2日)。

中歐電動車價格磋商近尾聲:綠色通道與基價策略背後的產業棋局

今年六月,一則關於中歐電動車價格磋商即將進入最後階段的消息引起市場高度關注。這不僅是中歐之間的貿易談判,更影響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定價策略與競爭態勢。隨著新能源車銷量推升、價格戰愈演愈烈,中歐的這場價格承諾或將成為未來電動車產業格局的關鍵指標,值得我們用心觀察。

電動車市場再起波瀾:從MiBot破局到中國品牌加速全球擴張

最近幾天,電動車產業又成為科技和財經媒體的焦點。台灣本地品牌MiBot以超低價策略參戰,首波預購已湧入2200張訂單,展現競爭企圖心。與此同時,東方巨頭中國新能源車銷量持續攀升,上月達成30%的增長,甚至積極布局歐洲,意圖挑戰Tesla在全球市場的霸主地位。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引全球經濟緊張,汽車產業面臨生產風險

近期全球經濟氣氛因中國宣布實施稀土出口管制而再度緊張,這一消息不僅登上多家媒體頭條,也讓全球汽車產業繃緊神經。2025年6月4日,中國官方正式強化對稀土的出口管理,導致全球汽車大廠警告生產線可能面臨停工風險。

比亞迪低價電動車攻歐 陸企新能源戰略深度解析

近期,比亞迪在德國推出多款低價電動車「海豚Surf」,掀起歐洲新能源市場熱潮,成為當日最受關注的科技新聞之一。這個消息不只牽動歐洲電動車格局,更透露出中國電動車產業在國際舞台上日益積極的布局策略,也反映出台灣以及全球新能源與電動車市場的新趨勢。

中國電動車市場大洗牌:17家品牌蒸發,智慧化浪潮如何改寫規則?

這幾天,2025年上海車展剛落幕,吸引超過百萬人次的熱情參觀,看起來依舊熱鬧非凡;然而背後的故事卻透露出一股難以忽視的焦慮——不只特斯拉繼續缺席,還有17個品牌從展場門口「消失」,讓人忍不住問,這場大秀到底透露了中國電動車市場什麼訊號?今(2025年4月)正值全球供應鏈動盪與科技競賽加劇的關鍵時刻,中國電動車產業正面臨著怎樣的轉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