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屏東:台灣高科技產業新格局的起點
5月19日,台積電率領半導體供應鏈廠商正式進駐屏東科學園區,開啟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新時代。這不僅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一大佈局,更是南部經濟與高科技發展融合的關鍵一步,值得關注。過去,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大多集中在北台灣,尤其是新竹科學園區,形成龐大且成熟的產業聚落。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從AI、電動車到太空科技,科技 Buff 幫你掌握最新科技趨勢與未來想像。穿戴裝置、手機新品、APP應用到網路安全、產業創新,通通一站式更新,讓你秒懂技術背後的改變與機會。不管是科技小白還是3C達人,科技 Buff 讓你輕鬆跟上時代的節奏!
5月19日,台積電率領半導體供應鏈廠商正式進駐屏東科學園區,開啟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新時代。這不僅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一大佈局,更是南部經濟與高科技發展融合的關鍵一步,值得關注。過去,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大多集中在北台灣,尤其是新竹科學園區,形成龐大且成熟的產業聚落。
身處數位時代,電競產業不斷推陳出新,硬體設備的進化已成為玩家關注的焦點。2024年4月,宏碁發表旗下頂級電競桌上型電腦Predator Orion 7000,以最新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5090 GPU,並強調AI技術的整合,讓遊戲體驗更加流暢、智能,無疑引起廣大玩家與科技圈熱議。
近期台灣及全球科技產業最受矚目的盛事非「2025年COMPUTEX」莫屬。隨著人工智慧(AI)熱潮再起,COMPUTEX展會聚焦AI驅動技術與生態系統擴張,成為科技企業布局未來的重要舞台。此次展會不僅展示巨頭如高通、聯發科新一波AI產品線,也揭示台灣在AI、半導體、智能製造等領域的產業趨勢與轉型動能,對台灣一般讀者理解科技新世代的商機與挑戰極具啟發意義。
近日,蘋果計畫與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展開人工智慧(AI)技術合作一事,引起華府高度關注。這不僅是商業策略的調整,更是美中科技與地緣政治角力的縮影。
近日,台積電公開強調投入「人形機器人」技術,欲以此促進半導體生產線的智慧化與自動化升級,引發產業各界高度關注。為什麼這樣的技術焦點會成為關鍵?這背後又隱含什麼未來趨勢與對台灣產業的影響?首先,半導體產業向來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中樞,但隨著晶片製造技術邁入極紫外光(EUV)與先進製程,每一道製程細節的要求越來越嚴苛,生產流程的複雜度不斷攀升。
近期新台幣匯率快速升值,已成為金融圈與政府決策層熱議的焦點。根據《經濟日報》與《中國時報》報導,在2025年5月17日至18日之間,台幣對美元匯率逼近30元關卡,漲勢強勁,更引發對央行獨立性的討論。
2025年5月16日,台積電公布今年半導體產值預計年增10%,同時持續推動綠色製造,成為產業減碳的標竿。這不僅是台灣半導體業績表現亮眼的縮影,也是全球半導體競爭環境及永續趨勢交織下的一大縮影。台積電尾盤爆量拉高的股價行情(奇摩新聞報導),正反映市場對其未來成長與轉型潛力的高度期待。
2025年5月16日,台灣驚見一位重量級訪客——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專機抵達,伴隨著他在台宣布全球總部選址消息,這不僅是企業界的頭條,也是整個科技產業的矚目焦點。身為繪圖晶片龍頭,黃仁勳再次強調台灣在全球科技生態圈的核心地位,並透露未來將大幅加碼台灣的投資與人力資源。此番動作,正好在美中貿易緊張與全球科技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期,讓台股與科技業投資人熱烈討論未來趨勢:為何這件事不只是個人行程,而是台灣經濟與產業前景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