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打夠了」的爭議:羅一鈞醫師提醒,防疫不能輕忽的四大錯誤認知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疫苗是否需要繼續追加,有社群聲音甚至喊出「疫苗已經打夠了」,甚至認為重症數據被「灌水」。這樣的說法不僅在網路快速傳播,也在部分民眾中引發共鳴,讓人不禁好奇:疫苗的保護力到底還需要多久?我們該不該繼續施打?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疫苗是否需要繼續追加,有社群聲音甚至喊出「疫苗已經打夠了」,甚至認為重症數據被「灌水」。這樣的說法不僅在網路快速傳播,也在部分民眾中引發共鳴,讓人不禁好奇:疫苗的保護力到底還需要多久?我們該不該繼續施打?
在台灣疫情持續波動之際,嘉義市日前宣布設立大型肺鏈新冠疫苗接種站,意在提升疫苗覆蓋率,以降低傳染風險與嚴重病況。這項舉措讓不少居民感受到疫情的壓力與防疫的迫切性,也反映出台灣社會所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
近來台灣多地新冠疫情明顯升溫,嘉義市於5月24日宣布設立大型肺鏈新冠疫苗接種站,短短數日便吸引破千人踴躍前往接種。隨著病毒變異株活躍,台灣民眾再次面臨防疫壓力,疫苗接種成為抗疫關鍵。然而,社會上對於疫苗安全、效力以及未來防疫政策的疑慮與討論也隨之增加。
最近,台灣民眾對於新冠肺炎的疫情動態再次感到焦慮,尤其是重症和死亡病例明顯上升的消息,引發社群熱烈討論。大家開始關注:新冠疫情真的又回來了嗎?防疫措施是否還要加強?面對病毒的變化,究竟該如何聰明守護自己和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