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該打百日咳疫苗?從英國嬰兒死亡看疫苗缺席的代價與我們可以做的事。

近幾周,英國出現因百日咳(pertussis)死亡的嬰兒案例,引發國際關注。這個悲劇性新聞讓許多家長心頭一緊,尤其是在社群上看到關於疫苗不必要或有害的言論時。當新聞指出「母親未接種疫苗」或「疫苗覆蓋率下降」可能是關鍵因素時,家長會開始問:這件事會發生在台灣嗎?該怎麼做才能保護嬰兒?為什麼這件事會被放大

COVID 再升溫、疫苗又調整?台灣人該怎麼準備一次搞懂新版接種策略

最近你可能在社群看到「新一波 COVID」和「疫苗指引改了」的討論。大家開始問:要不要立刻去打新一劑?哪一款比較好?家中長輩、小孩要怎麼安排?當新聞和貼文交錯時,容易出現焦慮與錯誤資訊。為什麼這個議題會突然被熱議?因為近期多地 COVID 病例回升,讓公共衛生單位與疫苗廠商重新檢視疫苗配方與接種時機。

今年9月國中男生納入公費HPV疫苗,家長該怎麼準備?

最近接到學校通知的李媽媽,翻開信封時心裡有一點慌。她記得HPV疫苗是為了預防子宮頸癌,但孩子是男生,還要打嗎?答案是:要的,且政府這次擴大了公費對象,國中男生也在名單內。新聞指出,約有11萬名國中男生將在9月開始納入公費接種,家長與校方的討論因而熱起來。這個政策為什麼會被推上新聞頭條?一方面,HPV(

江蕙因流感高燒失聲 延期小巨蛋演唱會的健康啟示

夏季流感來勢洶洶,著名歌手江蕙日前因感染流感病毒,不僅高燒不退,更一度失聲,迫使原定於2025年8月8日至9日在台北小巨蛋的演唱會不得不延期。這則消息在社群媒體上引發熱議,不少粉絲表達關心,也讓大眾將目光投注到流感的防治與認識上。

打疫苗後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技巧須知:肌力喪失不可輕忽

隨著疫苗接種逐漸成為防禦傳染病的關鍵手段,民眾普遍對疫苗安全性充滿信心。然而,近期有媒體報導指出,注射疫苗後出現罕見但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許多人開始擔心,疫苗是否潛藏著被忽略的副作用?如何判斷肌力喪失是否與疫苗有關?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項議題,幫助您正確認識疫苗安全與神經疾病風險。

B肝疫苗斷層恐成肝癌破口?破解四大迷思,守護台灣公共衛生防線

走在台灣的大街小巷,許多人對B型肝炎疫苗的認知仍存誤解,特別是隨著年輕世代的疫苗接種斷層引發熱議。B肝長期以來是台灣肝癌高盛行率的重要成因之一,疫苗的普及與接種率直接影響未來肝癌患者人數的多少。

帶狀疱疹疫苗補助升級!50歲以上族群免費接種更便利,守護夏日健康

每到夏天,剛好是帶狀疱疹疫情的提醒期。近期台灣宣布,從2025年8月15日起,50歲以上市民將可獲得帶狀疱疹疫苗補助金額翻倍,且可輕鬆線上申請,此消息在民眾間掀起熱烈討論。許多人開始關注這個「隱形的痛苦殺手」,想知道要怎麼透過疫苗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疫苗接種竟也有撇步?專家揭密「左手or右手」差異及其對保護力的影響

炎熱的夏季,除了要防中暑,疫苗接種也成為熱門話題。大家常常有個疑問:打疫苗到底該選左手還是右手?到底訊息真假?這看似小事,卻引發不少討論與關注,尤其在今年台灣疫苗接種熱潮持續升溫的背景下,這樣的疑惑更加普遍。

【赴日旅遊必看】百日咳疫情七年新高,兒童與免疫低下者特別要注意

隨著暑假旅遊旺季來臨,越來越多台灣民眾選擇搭機赴日,享受異國風情和美食。然而,近期日本多地爆發百日咳疫情,尤其東京都與埼玉縣病例激增,創下七年來新高,讓不少家長和免疫力較弱的長者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