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民眾對於新冠肺炎的疫情動態再次感到焦慮,尤其是重症和死亡病例明顯上升的消息,引發社群熱烈討論。大家開始關注:新冠疫情真的又回來了嗎?防疫措施是否還要加強?面對病毒的變化,究竟該如何聰明守護自己和家人健康?
回顧今年以來,新冠確診人數持續增加,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數量不容忽視。最近衛福部疾管署公布,今年本土新冠重症累計237例,死亡43例,而其中高達九成的重症患者並未完整接種疫苗。這組數據迅速成為媒體和民眾關注焦點,也讓呼籲疫苗接種的聲音更加響亮。這波疫情升溫,部分原因是因病毒變異株持續流行,加上部分民眾防疫警覺性下降,捨棄接種疫苗或延遲追加劑,造成易感族群受到威脅。
這波疫情之所以特別引起共鳴,不僅是因為數字明顯攀升,更因為重症與死亡患者多是沒有接種疫苗的群體,這讓疫苗保護效果的討論再度浮上檯面。網路社群中,許多民眾分享親友未及時打疫苗而病情惡化的案例,形成口碑效應,推動更多人重新評估自身疫苗接種狀態,也喚醒一部分「疫苗疲倦」的民眾。媒體報導頻繁加強疫苗效用和重要性,成為防疫新關鍵。
這場疫情回潮背後,反映出台灣社會在疫情後期的特殊心態。疫情趨緩後,大家期望恢復正常生活,對新冠的防範心理逐漸鬆懈,出現放寬防護和疫苗接種意願降低的情形。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與疲憊感,使得持續防疫成為負擔。不少人開始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心態,忽略加強防護。尤其在年輕族群中,認為自己免疫力好或感染後無大礙,而不急於接種疫苗。但狀況告訴我們,無接種疫苗者仍是重症風險族群,對個人與社會都是危險因子。
更值得關注的是長者及慢性病患者的保護措施,他們是新冠重症的高危人群。醫療體系也因最近重症攀升,面臨較大壓力。防疫專家提醒,接種疫苗及追加劑仍是最有效降低重症與死亡的策略。此外,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配戴口罩與勤洗手、防止群聚等措施,也不應輕忽。疾管署此次公布資料強調「破9成重症與死亡病例都沒接種本季疫苗」,明白告訴社會:疫苗接種不能停,尤其是在病毒變異威脅仍在的時代。
疫情的起伏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更凸顯了擁有正確防疫知識及動態調整心態的重要性。您和家人是否也已完成最新的疫苗追加?在防疫新階段,如何在防護與生活質量間取得平衡,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挑戰。也讓我們持續關注疫情變化,並以智慧與勇氣守護健康。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新冠疫情連5週上升!上週9978人就診 11個月大嬰重症進加護〉,2025年5月13日,link。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別鬆懈!新冠肺炎疫情悄悄上升 疾管署:破9成確診及死亡病例都沒接種「本季疫苗」〉,2025年5月13日,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