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屏東:台灣高科技產業新格局的起點

5月19日,台積電率領半導體供應鏈廠商正式進駐屏東科學園區,開啟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新時代。這不僅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一大佈局,更是南部經濟與高科技發展融合的關鍵一步,值得關注。過去,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大多集中在北台灣,尤其是新竹科學園區,形成龐大且成熟的產業聚落。

台積電布局「人形機器人」:半導體產業升級的新引擎

近日,台積電公開強調投入「人形機器人」技術,欲以此促進半導體生產線的智慧化與自動化升級,引發產業各界高度關注。為什麼這樣的技術焦點會成為關鍵?這背後又隱含什麼未來趨勢與對台灣產業的影響?首先,半導體產業向來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中樞,但隨著晶片製造技術邁入極紫外光(EUV)與先進製程,每一道製程細節的要求越來越嚴苛,生產流程的複雜度不斷攀升。

智慧台中新引擎:從AI研討會看地方數位轉型的未來藍圖

今年8月13日,台中市政府數位發展局舉辦的「台中市數位產業發展研討會」吸引了海內外AI、5G與智慧感測領域的重量級專家與產業代表齊聚一堂。這場跨領域盛會不僅彰顯出台中推動智慧城市與數位產業升級的堅定決心,也揭示了在全球科技浪潮下,地方政府如何發揮關鍵角色,打造具韌性與競爭力的數位經濟生態系。

華為、比亞迪、小鵬攜手掀起機器人產業新風潮:從新能源到智慧製造的跨界革命

2024年初,機器人產業再度成為矚目焦點。華為、比亞迪、小鵬汽車和寧德時代等中國科技巨頭紛紛投入資源,積極佈局工業與服務型機器人。這股跨足機器人領域的熱潮,不僅揭示了企業尋求技術轉型的野心,也反映了產業融合與智慧製造升級的大趨勢,對台灣產業乃至全球製造供應鏈皆帶來深刻影響。

電動車轉型風暴:日產放棄LFP電池廠,台灣產業何去何從?

近來電動車產業風起雲湧,日本車廠日產宣布取消在九州興建LFP電池工廠計劃,標誌著全球電動車轉型步伐中的一大調整。這不僅是一家傳統車廠對新技術路線的再評估,也反映出電動車產業面臨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對於台灣產業鏈來說,尤其是掌握半導體、智慧製造與新能源的企業,這一次變局意味著什麼?值得我們深度觀察與思考。

從大型模型到AI Agent:矽谷投資新趨勢揭示AI未來新風向

最近,矽谷的投資圈似乎刮起了一股新旋風。過去幾年,大家都在討論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像是ChatGPT那樣,耗費龐大資源訓練,讓全世界驚艷。但最近的話題焦點卻悄悄轉向「AI Agent」——那些能自主判斷、決策、執行任務的人工智慧代理人。

從「小紅機」到iPhone 15:台積電公務機大升級背後的資安與效率兩難

今年夏天,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悄悄展開一項內部通訊裝置革命,開始配發蘋果最新的iPhone 15作為公務手機。這個看似簡單的設備升級,卻是近十多年資安政策與行動辦公趨勢長期角力的縮影,更映射出台灣科技企業在數位化、效率與資安防護間的平衡挑戰。

AI代理人崛起:重塑產業生態的隱形推手

今天,人工智慧(AI)發展正進入新階段,其中「AI代理人(AI Agent)」成為媒體與業界激烈討論的焦點。這不只是一項技術突破,更是未來工作、商業模式甚至生活方式的變革起點。了解AI代理人的發展與影響,能幫助我們把握新一波科技浪潮中的機會與挑戰。回顧近年來,AI技術從單純的數據分析、影像辨識,逐步轉向能主動決策與執行任務的智能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