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時代的晶片戰與供應鏈:台灣如何化解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局?
近期的科技新聞,聚焦在全球半導體與電動車產業的劇烈變化。特別是荷蘭安世半導體(Nexperia)與其中國子公司的糾紛,不僅引發德國車廠晶片荒的警報,更再次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與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同時,AI對半導體產業的推動,以及台灣廠商積極跨界布局的態勢,都預示著一場不可逆的產業新時代正加速來臨,值得我們深入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近期的科技新聞,聚焦在全球半導體與電動車產業的劇烈變化。特別是荷蘭安世半導體(Nexperia)與其中國子公司的糾紛,不僅引發德國車廠晶片荒的警報,更再次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與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同時,AI對半導體產業的推動,以及台灣廠商積極跨界布局的態勢,都預示著一場不可逆的產業新時代正加速來臨,值得我們深入
你是否曾病痛纏身,手邊又沒醫師。直覺拿起手機,對著ChatGPT發問。從症狀描述到用藥諮詢,AI彷彿成了24小時待命的私人健康助理。網路社群上,分享AI給出的「診斷」或「建議」早已不是新鮮事。然而,當我們沉浸在AI帶來的便利時,它真的能為我們的健康把關嗎。這股AI浪潮,正在如何改變我們的健康觀念與就醫模式呢。AI之所以能迅速席捲健康領域,除了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技術突破,更在於它展現出的龐大潛力。它不只可以即時回覆健康疑問
今天,全球科技產業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台灣的命脈——半導體。當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為產業帶來無盡想像與商機的同時,供應鏈的穩定性與地緣政治的複雜性,也如同雙面刃般考驗著台灣。而其中,全球功率半導體大廠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2025年11月5日向客戶發出警告信,指出其中國廠區的供貨時間與品質恐將受到影響,無疑是今日科技新聞中最值得我們深思的熱點之一。這不僅是一則企業公告,更是全球產業鏈重新佈局、尋求韌性的縮影,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今(2024)年11月5日,全球股市風雲變色,一股急凍寒流掃過半導體與AI概念股,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黑,其中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是暴跌4%,短短兩日全球半導體類股市值蒸發逾5,000億美元。這波震盪,讓許多投資人擔憂,備受追捧的AI熱潮是否正悄悄迎來「泡沫化」警訊
今天的科技大事,圍繞著一個複雜卻關鍵的事件——中荷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僵局,這不僅是企業層次的挑戰,更深刻揭示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敏感性與地緣政治的緊密糾葛。當人工智慧(AI)與電動車(EV)持續引領科技潮流,我們卻見證了晶片供應鏈因國際關係而瀕臨斷裂的風險。
AI工廠與台灣新機會:從數字波動看產業巨變近日,全球科技巨頭NVIDIA宣布與韓國建立「AI工廠聯盟」,再次將人工智慧(AI)產業推向浪頭,也讓市場對AI發展有了更具體的想像。這不僅僅是AI硬體軍備競賽的延續,更預示著AI技術將從實驗室走向全面應用,如同2025年11月3日科技新報的報導
2024年12月02日,全球科技版圖再次掀起波瀾。當大多數人還在討論智慧型手機的最新功能時,一場更深層次的科技競賽正於無形中白熱化。中國科技巨頭百度旗下自駕事業「蘿蔔快跑(Apollo Go)」宣佈,截至10月31日,其全自駕無人計程車單週乘車量已突破25萬趟。這個數字不僅直逼美國Alphabet子公司Waymo的付費乘車量,更預示著AI與自駕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商業應用
前幾天滑到一則新聞,真是讓我這位超商深度使用者跌破眼鏡。日本便利商店引進機器人補貨,更妙的是,這些機器人由遠在菲律賓的員工透過VR設備遠端操控。新聞標題直接點出疑問:「日本便利店機器人補貨 員工在菲律賓遠程VR操控 教AI取代自己?」這句玩笑話,卻是未來便利商店的某種預言。台灣人對超商的依賴程度極深,從繳費、寄貨、取餐到咖啡,它是我們的第二個家。當科技浪潮拍打這個日常堡壘,我們的「小七人生」準備好迎接這場科幻變革了嗎?這
最近社群平台上,一部名為「3屁孩大鬧東京」的AI短片像野火一樣瘋傳開來。短短幾秒的畫面,三個看起來稚氣又帶著點頑皮的台灣小男生,在東京街頭上演各種超乎想像的「搞怪
今天的科技頭條,無疑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一大震盪。2025年11月2日,白宮宣布在「川習會」後的協議中,美國將解除對中國安世半導體的晶片出口禁令,作為回應,中國也將暫緩稀土管制措施。這不僅是美中科技戰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更深刻影響著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動向,尤其對於居於關鍵地位的台灣,其意義非凡且值得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