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的雙面刃:首例幹細胞治療死亡案,我們該如何趨吉避凶?

近年來,「再生醫療」這四個字,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許多深陷病痛的患者家庭。從修復受損組織到對抗難纏疾病,關於幹細胞治療的討論與期待從未間斷。社群媒體上,各種成功案例的分享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彷彿我們已經站在醫療奇蹟的門檻前。然而,當希望的光芒越是耀眼,其陰影也可能越是深沉。一則來自國際新聞的報導,無疑為這股熱潮澆了一盆冷水:全球首例因幹細胞治療而直接導致的死亡案例

幹細胞治療現首例死亡?揭開再生醫學的雙面刃:希望與隱憂並存

近期,社會上對於尖端醫療科技的討論從未停歇。 許多人對幹細胞治療充滿期待,認為它是解開疾病謎團、找回青春活力的關鍵。 不論是逆轉衰老、修復受損組織,還是治癒過去被視為不治之症的頑疾,這項技術似乎承諾著一個沒有病痛的未來。 然而,當 「幹細胞醫療首次傳出死亡案例」 的新聞在2025年09月17日躍上國際版面時,這份美好想像不禁蒙上了一層陰影,提醒我們任何尖端醫療都可能伴隨意想不到的風

新台幣貶值、關稅與供應鏈:台灣製造業的結構性挑戰

8月15日,新台幣在盤中續呈貶值走勢,週五以約30.01元作收,市場對匯率與關稅雙重壓力的擔憂升高。同一天,多家機械與光學業者公開表示,關稅政策未明與匯率波動已經開始咬緊毛利,部分廠商選擇調整產線到東南亞減輕關稅衝擊。這些看似零星的消息,為何值得寫一篇專欄?因為它們合在一起,正揭示一個對台灣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