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爭霸戰開打:從AMD與Cohere合作看台灣半導體的關鍵地位
今天的科技大事,莫過於超微(AMD)與生成式AI新創公司Cohere宣布的策略合作,這不只是兩家公司的結盟,更是全球AI算力基礎設施軍備競賽的一個縮影。這項消息揭示了AI技術如何在核心晶片層面,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巨變,而台灣,正巧站在這波浪潮的最前線,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今天的科技大事,莫過於超微(AMD)與生成式AI新創公司Cohere宣布的策略合作,這不只是兩家公司的結盟,更是全球AI算力基礎設施軍備競賽的一個縮影。這項消息揭示了AI技術如何在核心晶片層面,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巨變,而台灣,正巧站在這波浪潮的最前線,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近期台灣的財經新聞中,最令人振奮的莫過於台灣股市的驚人表現。
在2025年9月24日,台灣加權指數不斷上攻,帶動整體股市總市值一舉突破3兆美元大關,躍居全球第八大股市。
這不僅僅是一個冰冷的數字紀錄,更預示著台灣在全球經濟版圖中,正扮演著日益關鍵且不可忽視的角色,這份成就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台灣股市,這個長期以來被許多人戲稱為「淺碟市場」的代名詞,近期卻在全球金融舞台上投下了震撼彈。2025年9月23日,一個數字振奮了全台灣:台股總市值正式衝破3兆美元大關。根據《奇摩新聞》的即時報導,這項傲人成就讓台灣股市一舉躍升至全球第八位,甚至超車了經濟大國德國。
近期報導指出,臺灣人均財富已攀升至近九百五十萬元,不僅位居全球前十五,更超越了日本和韓國。與此同時,臺灣加權股價指數的市值也創下新高,突破了八十兆元大關,擠身全球前十大證券市場之列。這兩則在二零二五年九月九日與九月十日接連傳出的經濟喜訊,不只是一堆冰冷的數字,更深層地反映出臺灣在全球經濟版圖中不可忽視的地位轉變,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其背後的意義與影
在今日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新聞不再只是技術規格的堆疊,它更是牽動全球經濟脈動、地緣政治角力,甚至你我日常生活的關鍵。2025年09月05日,一則來自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震撼彈,迅速成為全球科技與財經板塊的頭條焦點。 他在白宮玫瑰園宴請科技巨頭時,明確表示將「很快」對進口半導體課徵「相當可觀」的關稅,甚至暗示稅率可能高達200%或300%。 同時,他也拋出潛在的「豁免」條件:只要在美國設廠的企業,便可免於這波關稅衝擊。 儘管這場晚宴眾星雲集,蓋茲、庫克等重量級人物皆受邀出席,卻獨缺了特立獨行的馬斯克,
在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之際,一波從華爾街蔓延開來的長天期債券拋售潮,再次讓市場神經緊繃。本月四日,美國、日本、歐洲等主要經濟體的債券殖利率紛紛創下新高,反映出投資人對通膨黏性和央行「高利率維持更久」政策的擔憂。然而,在這樣的全球「倒貨」氛圍中,台灣股市卻逆勢開出紅盤,尤其護國神山台積電更是一度飆漲逾十五元,帶動大盤狂漲兩百點。這看似矛盾的現象,究竟向我們揭示了什麼?
今天的科技大事是什麼?為什麼值得談?。美國總統川普在近日公開表示,將在兩週內制定新半導體進口關稅,並暗示稅率「先低後高」,最高可能上看300%。這一言論瞬間成為全球市場焦點,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要一環,自然成為被討論的對象。此事不只是關稅數字的波動,而是牽動供應鏈重整、企業投資決策與國家產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