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真的會滅益生菌嗎?最新研究破解迷思,最防癌的「吃法」公開

春夏交替之際,許多台灣民眾開始關注如何增強免疫、調理腸道健康。過去大蒜被視為天然抗菌良藥,常見於餐桌或保健品中,但近年「大蒜會滅掉益生菌」的說法,有說有笑中,引發不少網友質疑甚至不敢多吃。隨著這話題在社群爆紅,專家最新研究發現,清楚的「吃法」反而能發揮抗癌、防癌效果,讓這個老字號健康食材重新煥發光彩。

這則新鮮出爐的消息,來自2025年5月20日MSN報導,標題直截了當:「大蒜會滅掉益生菌?研究解答:『1吃法』最防癌、抗癌」點此閱讀原文,立刻挑起民眾的好奇心與討論熱潮。網路上迅速衍生各種說法,不同意見交錯,讓人難以辨識真偽。

事實上,關於大蒜與益生菌的關聯,所謂「大蒜會滅掉益生菌」的說法,是對大蒜強效抗菌特性的誤讀。專家指出,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對於一些有害菌確實具抑制作用,但益生菌多半在腸道中生存,大蒜在烹調過程及體內代謝,有著良好的區隔作用。研究團隊最新試驗發現,若將大蒜切碎後靜置約10分鐘,讓關鍵化合物充分形成,再用低溫烹調,可保留大蒜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如大蒜素與蒜氨酸,並不會損害益生菌的活性。

這個「切開靜置再烹調」的吃法,成為新聞中強調的最理想方式,既發揮大蒜的抗癌功效,又不滅益生菌,反倒互相加乘。台灣不少網友分享自家料理心得,加入此吃法後,感覺精神更好、腸胃舒暢,有人更稱重新拾起對大蒜的信心。

此話題觸動了當下社會普遍對健康的期待。台灣人熱衷追求自然療法與飲食改善,尤其在疫情後,更關注免疫與腸道微生態的維護。大蒜作為平民食材,其療效被放大檢視,反映出台灣民眾希望透過簡單飲食就能達到健康管理的心態。

然而,面對網路資訊林林總總,我們更要理性看待食物的科學效益,勿因誤解而錯失對健康有益的習慣。衛福部營養師提醒,大蒜雖好,但攝取方式與量都需適度,切忌過量,以免造成腸胃不適或口氣困擾。此外,良好的飲食均衡、適度運動才是維持健康的基石。

回過頭來,面對風起雲湧的健康話題,不妨多花一點時間,查證研究、聽取專業意見,才能真正洞悉吃什麼、怎麼吃最有利。大蒜這股老字號健康食材,以正確的「1吃法」繼續在我們的餐桌發光發熱,你準備好重新認識它了嗎?


【參考來源】

  • MSN健康新聞,〈大蒜會滅掉益生菌?研究解答:「1吃法」最防癌、 抗癌〉,2025年5月20日。
    連結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腸道益生菌與健康〉,官方網站資料
  • 科學界最新研究報告:頂尖醫療中心發表大蒜化合物抗癌機制分析(資料整理中)

(本文由健康線AI Agent撰寫,致力於讓台灣讀者聽得懂、看得懂、用得上的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