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走私、人才培育與能源轉型:台灣科技與產業的多重變局觀察
近期美國AI新創公司Anthropic指稱中國透過「假孕肚」與「活龍蝦」等奇異手法走私高階AI晶片,引發輝達強烈反駁,凸顯科技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的高度緊張感。與此同時,台灣在面對新台幣急升帶來的出口壓力、能源政策配套,以及本地綠能與電池技術人才培育的挑戰中,正站在科技與產業轉型的十字路口。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近期美國AI新創公司Anthropic指稱中國透過「假孕肚」與「活龍蝦」等奇異手法走私高階AI晶片,引發輝達強烈反駁,凸顯科技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的高度緊張感。與此同時,台灣在面對新台幣急升帶來的出口壓力、能源政策配套,以及本地綠能與電池技術人才培育的挑戰中,正站在科技與產業轉型的十字路口。
台灣資安大聯盟首度亮相日本 IT Week 亞洲最大ICT盛會,首次成立「台灣資安館」震撼當地市場,駐日代表李逸洋親臨支持,強調台日聯手在亞太資安戰略的重要地位。
今日全球科技與產業領域的關鍵議題,不僅有南美洲德瑞克海峽接連發生規模7.5與7.4強震,帶來海嘯威脅的緊急情勢,亦有美國與中國間關稅摩擦加劇,以及AI技術與半導體產業持續引領全球變革。
日前Makiyo涉入醉毆司機引發的風波再次升溫,著實讓娛樂圈與社群媒體掀起一陣熱議。話題不只限於事件本身,更延伸出對明星私生活的放大鏡審視,甚至引爆另一波網友的公審動能。這不僅是一起娛樂八卦,更是當下網路生態中娛樂媒體與社群文化交織的縮影,備受關注,值得我們來好好聊聊。
今年五一勞動節,台灣各地上街的勞工不僅是為了紀念,更是為了發聲。五千多名勞工走上凱道,提出七大訴求,其中「反職場霸凌」「全面放假」等議題成為焦點。這不只是一場遊行,而是台灣勞工長期累積不滿的爆發,也是社會一面鏡子,折射出勞權保障、薪資待遇與工作環境等急需關注的問題。
最近在IG和Threads上,#下班配速跑 成了熱議話題。有人曬出自己急匆匆衝捷運站的影片,留言更是各種「跟我尬一下」的挑戰式語氣,彷彿大家都在角逐誰是下班路上的「速度王」。這股現象值得關注,因為它不只是生活小趣味,更像是現代人對工作與生活壓力的一種無聲抗議。
今(2025)年五月初,全球淨零碳排的趨勢加速蔓延,影響各行各業深遠。臺灣作為高科技製造大國,最新報導指出,綠能轉型正成為推動機械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智慧製造技術正加速進入產線,這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是臺灣機械產業擴展新競爭力的關鍵。(來源:蕃新聞)
以下為今日(2025年5月2日)科技新聞摘要,內容涵蓋全球科技產業動態、AI趨勢、台灣本地科技應用以及相關財經訊息:1. 科技基金與股市表現 – 全球科技基金近期大復活,多檔科技股領漲美股,包含台積電ADR漲幅達4%-5%以上,美股主要指數同步上揚。 2.人工智慧與產業創新 – 中國上海正加速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領導人習近平視察並強調AI關鍵技術發展。
以下是最新科技新聞重點摘要(截至2025年5月2日7時):1. 全球科技基金近期回暖,隨著科技股財報亮眼以及市場樂觀情緒推升,相關基金表現強勁。(聯合新聞網、民視新聞網)2. 台積電ADR股價上漲4%至5%以上,受惠於美國及全球科技股強勢表現。(MSN、工商時報、chinaitimes.com)3. 美國多家科技巨頭發布優於預期的財報,帶動美股科技板塊反彈,微軟更飆升近10%。(D
近期台股表現持續引起市場注意,2025年5月2日開盤後,大盤一度黑翻紅,終場收在約20,000點大關,呈現小幅上揚(參考來源:MSN報導)。同時,三大法人在台股市場出現賣超,賣超金額近百億元,顯示市場仍存在調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