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斷食清腸燃脂成風潮?卻養出膽結石,醫師破解養膽三大迷思

夏日炎炎,「168斷食法」因號稱能幫助清腸排毒、燃脂減重,引發不少人的嘗試熱潮。這種每天只在8小時內進食、其餘16小時禁食的飲食模式,看似簡單且有效,然而,近期卻爆出一則警示案例:一位民眾持續執行168斷食後,不僅沒有達到理想代謝效果,反而因膽汁分泌紊亂,竟養出了2.3公分的膽結石。

天天一杯手搖飲,膝蓋竟然變成「饅頭」?台灣人的飲料情節有多深?

最近,社群上熱烈討論一則頗具警示意味的新聞:一名23歲男子每天都必喝至少一杯手搖飲,結果膝蓋竟然腫成像饅頭一樣,診斷出痛風。這則話題不僅登上了各大新聞版面,如LINE TODAY和三立新聞網,網友們邊心疼邊反思,「我的飲料日常是不是也該調整改一改?」成了大眾最近的集體心聲。

全球首例!澳洲禁止16歲以下用YouTube,數位時代的「童年斷訊」風暴來了

YouTube禁令再擴大,澳洲政府最新宣布,16歲以下的青少年將全面被禁止使用YouTube帳號。這消息一出,立刻狂炸社群,連帶在Threads、IG限動都引起熱議。理由很明確,就是為了保護孩子們免於「掠奪性算法」和過度沉迷的風險,但這波風潮背後,折射的是數位時代中,世代交流和娛樂消費模式的巨大變革。

鴻海攜手東元合攻電動車與AI,台灣製造業迎來新黃金賽道?

2025年7月底,台灣兩大製造巨頭鴻海與東元同步宣布停牌,市場傳言兩者將策略聯盟,共同切入電動車與人工智慧(AI)領域,隨即引發相關概念股急速拉升。這不僅是台灣產業鏈一場重量級合作,更暗示著在全球電動車市場加速轉型的浪潮中,台灣製造業正積極尋求從傳統代工向高附加價值、智能製造跨足的新機會。

匯率波動對台灣企業與經濟的多重影響深入剖析

近日,全球匯率市場持續波動,引發台灣各大企業第二季財報出現明顯匯兌壓力。尤其是聯發科、聯電等半導體龍頭,在7月底發布的財報與法說會中,都強調匯率逆風對營收與獲利的影響明顯加劇。這場看似「數字遊戲」的匯率變動,實質上牽動台灣產業競爭力與投資者心理,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美台關稅談判背後:9兆投資AI園區的壓力與全球科技布局挑戰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設定的「對等關稅」寬限期於2025年8月1日逐漸接近之際,台灣成為焦點之一。前立委郭正亮在網路節目中透露,美國政府提出了台灣須投入高達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資金到日本軟銀孫正義規劃的AI園區,作為維持關稅優惠的重要條件。這項重磅消息不僅引發產業界關注,也牽動國家政策的走向,值得所有關心台灣科技未來與經濟發展的讀者細細觀察。

低GI飲食未必健康?最新研究用4字破解台灣主食迷思

近年來,隨著健康飲食話題在台灣持續發燒,「低GI飲食」與「無糖飲食」成了許多人追求瘦身和提升健康的選擇。然而,這股風潮也讓許多民眾開始質疑:真的要嚴格避開高GI的主食嗎?無糖飲食又是否真有益長期健康?最近一篇新研究以簡單4字解答,迅速點燃討論熱潮,也讓不少追求健康的台灣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飲食習慣。

手搖飲買一送一 與「每天一杯」的甜蜜負擔

前幾天,社群上出現一波熱烈討論:星巴克半價、手搖飲10元「買一送一」竟連續三天展開,讓IG、Threads和Dcard瞬間湧入飲料控大軍的慶祝與排隊戰況分享。幾乎人人都變身「揪團喝手搖達人」,但同時也有網友幽默地表示:「這波喝下來,膝蓋快腫成饅頭了!」這樣的甜蜜狂歡,為什麼讓大家這麼有感呢?

Netflix《星期三》第2季即將登場!怪物小手“Thing”入侵全球街頭,粉絲期待度爆棚

說到2025夏季最夯的話題,非Netflix《星期三》(Wednesday)第2季回歸莫屬。這部由蒂姆·波頓監製的奇幻黑暗喜劇,不只在影集圈造成話題,今年7月底官方終於宣布8月上線新一季,還放出預告照,連小怪物“Thing”的手都跑到了首爾街頭打卡,成了社群熱議的焦點。

半導體人才荒加劇,台灣如何走出全球競爭迷霧?

近日,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的「人才荒」問題再度引發高度關注。據報導,截至2025年7月底,半導體相關職缺高達3.4萬個,平均5個職缺爭奪1人,尤以生產和研發類別最為缺乏。這不僅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也牽動著全球科技供應鏈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