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有沒有注意到,Netflix在台灣竟然正在展開一項超重量級的「未來人才培訓計畫」?
不只是口號,這回是真的要從編劇到製作,深耕台灣影視產業,厚植華語創作力量。
這背後不只代表Netflix的戰略眼光,更映射出台灣影視生態正迎來一波嶄新的創作浪潮。
讓我們來拆解為什麼這計畫不能錯過,以及它對台灣娛樂圈的潛在影響。
2025年7月3日,Netflix聯手壹壹影業與台灣影視製片協會,正式啟動這項人才培訓計畫,內容涵蓋編劇及製作兩大面向,聚焦培養經驗豐富與新銳創作者。計畫為期5個月,邀請華語圈有志者申請,結訓後更有機會獲得Netflix劇組合作及專案投資機會。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娛樂圈及社群引發熱烈討論。IG限動、Threads的網友紛紛表示:「終於看到平台投入本土創作了!」、「希望透過這樣的計畫,看到更有深度的台劇誕生!」(參見<ETtoday>、<聯合新聞網>相關報導)不少影迷粉絲也期待,能有更多既有質感又帶有台灣風格的原創劇集走向國際舞台。
這個計畫的引爆點,不只是Netflix在全球擴大華語內容版圖的野心,更映射出台灣影視產業多年來的轉型挑戰。
創作者資源有限、製作經費侷促,一直是業界痛點。
此次Netflix體現出「人才是競爭門檻」的理念,打破過去「等好劇上門」的被動姿態,積極投資未來。
此外,培訓內容強調實務操作和創意發想並重,反映出台灣影視市場越來越需要具備國際視野與本土感的複合式人才。
尤其在《魷魚遊戲3》大結局引起熱議後(見<明報>報導朴圭瑛劇透風波),全球目光再度聚焦韓劇成功秘訣,也強化台灣打造「流量+質感」IP的決心。
有網友在Threads表示,「看到Netflix這樣投資本地人才,未來台劇真的有機會像韓劇一樣紅遍全球!」這也反映出台灣觀眾對本土影視產業的期待和驕傲。
從長遠看,這樣的培訓計畫能否改寫台劇命運?
除了提供專業資源與產業鏈支援,更重要是打造一面反映當代生活與文化的鏡子,講出台灣人的故事,說出台灣人的聲音。
而且在流媒體平台如Netflix競爭白熱化的當下,本地劇集不再只是小眾選項,而是塑造全球文化參與度的關鍵元素。
這背後折射出台灣影視產業生態轉型的壓力與機會:從走紅文創名片,到根植全球網絡。
而培育新血、增強創作能量,正是這場轉型的基石。
Netflix深耕台灣,開放報名的消息也象徵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影迷們,你們期待未來台劇能怎麼樣翻轉?
這次培訓計畫,是否能挖掘出更多下個「台灣版魷魚遊戲」?
我們不妨拭目以待,這場人才風暴會給台灣娛樂圈帶來什麼燦爛的火花。
資料來源:
– 《華燈》到《忘了我記得》!Netflix重金打造「培育臺灣影視人才」 – ETtoday
– Netflix攜手壹壹影業與台灣影視製片協會 培訓未來影視人才 – 聯合新聞網
– Netflix在台啟動人才培育計畫 (圖) – 奇摩新聞
– Netflix啟動未來人才培訓計畫 即起開放報名 – 鏡週刊Mirro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