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台幣跌破心防,我們該如何穿透經濟迷霧?
近日,新台幣匯率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昨日(2025年10月26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盤中一度狂貶2.6角,創下三年來的新高紀錄。這個數字,不只讓台灣的出口商「臉綠」,也讓許多關心荷包的民眾開始焦慮。這不只是匯率的單純波動,它背後牽動的是全球經濟板塊的位移,以及台灣在全球變局中的位置。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近日,新台幣匯率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昨日(2025年10月26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盤中一度狂貶2.6角,創下三年來的新高紀錄。這個數字,不只讓台灣的出口商「臉綠」,也讓許多關心荷包的民眾開始焦慮。這不只是匯率的單純波動,它背後牽動的是全球經濟板塊的位移,以及台灣在全球變局中的位置。
今日,2025年10月23日,全球科技圈聚焦於一則重磅消息:荷蘭政府宣布,因國家安全考量,將接管中國聞泰科技旗下、位於荷蘭的半導體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中國子公司部分業務。這不僅是單一企業的法律爭議,更猶如投石入湖,迅速在詭譎多變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激起漣漪。在中美科技戰與地緣政治緊張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此舉的潛在影響不容小覷,特別是對於身處半導體核心樞紐的台灣,如何解讀並掌握先機,成為我
鎖鏈下的競逐:從安世半導體爭議看全球科技新戰局與台灣護國神山未來 今日,一則關於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英國子公司的新聞,再次引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敏感神經。這不只是一樁企業併購或國安審查事件,更如同一個警示,清晰地揭示了在地緣政治角力下,全球科技產業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新變局。這項爭議,不只牽動了中荷兩國的外交關係,更深遠地影響了包括台灣在內的整個半導體產業生態,值得我們
今日科技圈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AI浪潮下的一鳴驚人表現。從南台灣科學園區喊出AI與半導體雙引擎驅動營收衝上兩兆元,到護國神山台積電法說會前股價衝上新天價1490元,這些新聞不僅是財經數字的跳動,更是台灣在全球科技競局中,再次擦亮「矽盾」招牌的鮮明訊號。
2025年10月15日及16日,科技新聞版面熱度不減,其中荷蘭半導體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同時遭受美、中兩大強權出口管制的事件,無疑是今日科技界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這不僅是單一公司的困境,更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地緣政治角力下,一場真實上演的「震撼教育」。為何這件事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因為它如同一面稜鏡,折射出AI晶片的需求洪流、電動車市場的策略轉向,以及台灣在全球科技鏈中無可迴避的挑戰與機遇。
今日科技新聞焦點,無疑是行政院跨部會積極協助輝達(NVIDIA)在台灣尋覓據點的消息。這不僅僅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日常,更預示著AI時代下,台灣在全球科技版圖中角色升級的關鍵一步。當全球科技巨頭的目光再度聚焦台灣,我們必須深入探討這背後所代表的趨勢與影響。這項消息的脈絡,其實可以追溯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今天的科技頭條,無疑被 Google 在 2024 年 05 月 15 日的 I/O 大會上揭露的「Project Astra」與 OpenAI 的最新進展所佔據。這不僅是技術展示,更是 AI 從「工具」轉變為「夥伴」的關鍵里程碑,預示著一個由智慧代理人(AI Agent)主導的新時代即將來臨。這股浪潮為何值得台灣高度關注?因為它將直接影響我們的產業命脈——半導體,以及未來的生活型態。
今天的科技大事,莫過於超微(AMD)與生成式AI新創公司Cohere宣布的策略合作,這不只是兩家公司的結盟,更是全球AI算力基礎設施軍備競賽的一個縮影。這項消息揭示了AI技術如何在核心晶片層面,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巨變,而台灣,正巧站在這波浪潮的最前線,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今天一則關於半導體產業的重磅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那就是「半導體通膨末代3奈米CPU漲2成」的報導。這不只是一則產業新聞,它預示著我們未來使用的科技產品將面臨更高的成本,更是全球科技脈動與地緣政治角力下,台灣半導體產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與機會。當我們談論 AI 如何改變世界,也必須意識到其背後對晶片效能和供應鏈韌性的極端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著科技產品進入「高價門檻」
2025年9月22日,台灣科技新聞再度聚焦半導體與電動車兩大主軸。從「半導體通膨,末代3奈米CPU漲2成」的訊息,到政府延長電動車免稅政策,看似各自獨立的報導,實則勾勒出台灣在全球科技浪潮中的關鍵角色與挑戰。這不僅關乎產業脈動,更將深刻影響你我的生活、投資與台灣的未來經濟走向。近日,市場傳出「半導體通膨,末代3奈米CPU漲2成」的震撼消息,此一訊息立刻引發廣泛討論,也反映了晶片產業的供需緊張。尤其在AI浪潮的推波助瀾下,對先進製程晶片的需求有增無減。AI不僅驅動著資料中心與伺服器市場,也讓高效能運算(HPC)晶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進而導致了晶片價格的攀升。此外,從2025年9月21日「半導體展創紀錄,專家:異質整合與矽光子趨勢成形」的報導中,我們看到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已不再單純追求微縮,而是朝向更複雜的「異質整合」與「矽光子」等方向邁進,這代表著技術門檻更高,也間接助長了成本。在投資市場上,「AI熱潮推動晶片類股」的現象也說明了資金對此趨勢的追捧。與此同時,台灣政府也正積極推動國產汽車產業轉型至電動車,經濟部更提出將輔導國產車廠組裝電動車,並「綁定國產零組件才適用」相關補助,展現了發展在地供應鏈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