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鏈下的競逐:從安世半導體爭議看全球科技新戰局與台灣護國神山未來

鎖鏈下的競逐:從安世半導體爭議看全球科技新戰局與台灣護國神山未來 今日,一則關於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英國子公司的新聞,再次引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敏感神經。這不只是一樁企業併購或國安審查事件,更如同一個警示,清晰地揭示了在地緣政治角力下,全球科技產業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新變局。這項爭議,不只牽動了中荷兩國的外交關係,更深遠地影響了包括台灣在內的整個半導體產業生態,值得我們

AI晶片通膨、電動車轉型:台灣科技產業的兩面刃與全球新局

2025年9月22日,台灣科技新聞再度聚焦半導體與電動車兩大主軸。從「半導體通膨,末代3奈米CPU漲2成」的訊息,到政府延長電動車免稅政策,看似各自獨立的報導,實則勾勒出台灣在全球科技浪潮中的關鍵角色與挑戰。這不僅關乎產業脈動,更將深刻影響你我的生活、投資與台灣的未來經濟走向。近日,市場傳出「半導體通膨,末代3奈米CPU漲2成」的震撼消息,此一訊息立刻引發廣泛討論,也反映了晶片產業的供需緊張。尤其在AI浪潮的推波助瀾下,對先進製程晶片的需求有增無減。AI不僅驅動著資料中心與伺服器市場,也讓高效能運算(HPC)晶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進而導致了晶片價格的攀升。此外,從2025年9月21日「半導體展創紀錄,專家:異質整合與矽光子趨勢成形」的報導中,我們看到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已不再單純追求微縮,而是朝向更複雜的「異質整合」與「矽光子」等方向邁進,這代表著技術門檻更高,也間接助長了成本。在投資市場上,「AI熱潮推動晶片類股」的現象也說明了資金對此趨勢的追捧。與此同時,台灣政府也正積極推動國產汽車產業轉型至電動車,經濟部更提出將輔導國產車廠組裝電動車,並「綁定國產零組件才適用」相關補助,展現了發展在地供應鏈的決心。

半導體人才荒3.4萬職缺待解 揭示台灣科技競爭新戰場

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關鍵樞紐,近日迎來一則令人關注的消息:根據最新《2025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目前半導體產業每月職缺高達3.4萬人,人才缺口龐大。這不僅是企業用人難題,更隱含臺灣科技產業發展的結構性挑戰與未來布局的緊迫性。對於一般讀者而言,這不只是遠在晶圓廠的故事,更是攸關我們生活中所有智能裝置、電動車和科技創新的核心動力。

新店郵局電動機車火災引爆產業警訊:台灣電動車安全與能源管理的挑戰

5 月 21 日凌晨,新店青潭郵局停車場的 101 輛電動機車遭火災燒毀,此事件立即引發台灣社會與產業界的高度關注。這不僅是一起消防事故,更是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背後安全風險與能源管理挑戰的縮影。透過這起事件,我們得以反思電動機車火災頻發的原因,以及台灣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制度與技術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