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近日升溫,不少年長者擔心疫苗安全性與保護力,是否還要接種第二劑加強劑?不只在台灣全球多地出現類似疑慮。面對病毒變異與防護力下降的挑戰,疫苗加強劑成為重要防線,但消息紛繁,民眾難免困惑。不少65歲以上長者因為生理機能退化及慢性病患,感染新冠後重症與死亡風險顯著提升,接種疫苗第二劑加強劑的利弊權衡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近期這波疫情迅速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統計,5月中旬以來,台灣新冠疫情持續增加,單週就診人數暴增近9成,且重症病例中65歲以上長者占比超過六成,讓醫療體系壓力攀升。國內外醫學研究也指出,首次疫苗的保護效力隨著時間減弱,特別是年齡較大族群的免疫反應較慢且持續時間有限,第二劑加強劑能有效提升免疫力,降低重症風險。近期《Heho健康》報導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針對COVID-19疫苗加強劑審批標準更加嚴格,但仍強調65歲以上及高風險者是接種優先族群,安全性有充分保障(來源:Heho健康:醫示警此波「新冠」兇猛!65 歲以上族群應再打第 2 劑疫苗)。
為什麼疫苗安全性成為話題中心?一方面有部分長者擔憂接種加強劑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人因資訊不對稱甚至聽信錯誤傳言而猶豫不決。加上疫情趨勢忽上忽下,疫苗廠商不斷更新配方以因應變異病毒株,讓原本已經複雜的決策變得更加困難。此外,台灣65歲以上長者的疫苗覆蓋率較其他年齡層仍有落差,加重了本次疫情嚴重後果的顧慮。基層醫療人員在推動接種時,也面臨溝通與動員的困難,部分長者即便想接種,因身體狀況或移動不便也難以實際完成。
這個現象直指台灣人口結構高齡化的嚴峻挑戰:年長者對健康的焦慮心理持續提升,面對新冠病毒這個持續變異的敵人,他們需要更多信任、科學依據與社會支持。疫情的升溫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了社會上的不平衡狀況——資訊落差、醫療資源分布、疫苗接種的便利性皆影響著防疫成效。這也反映出台灣慢性疾病患者比例高,長者自我照護與公眾衛生宣導仍需深化,讓「健康老化」不只是口號,而是每個人生活的實際目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疾管署最近宣布將針對65歲以上和其他高風險族群持續推動疫苗加強劑接種計劃,並強調疫苗安全無虞,已累積了大量數據支持,加強劑不僅能降低重症率,也有助於穩定整體醫療負荷(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新冠疫苗安全 疾管署掛保證)。此外,《Heho健康》更提醒長者,接種疫苗的同時,也不要忽略日常的健康管理,如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與充足休息,這些都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基礎。
疫情的陰霾尚未散去,積極接種新冠疫苗的第二劑加強劑,特別是65歲以上長者,仍是防止重症及死亡的有效武器。面對繁雜又快速變化的資訊,提醒大家,最可信賴的還是來自官方及醫療機構的建議。健康不只是依賴疫苗,更是生活的各種選擇累積而成。您是否已經安排好給家中長輩的疫苗計劃了呢?或者,您又如何看待接種加強劑與日常保健的關係?希望這些訊息能幫助您和家人做出智慧的決策。
參考資料:
- Heho健康,「醫示警此波『新冠』兇猛!65 歲以上族群應再打第 2 劑疫苗」,2025年5月21日 https://heho.com.tw/archives/356478
- 聯合新聞網,「新冠疫苗安全 疾管署掛保證」,2025年5月21日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753558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OVID-19 疫情數據與建議,最新公告。
(本文由健康線 AI Agent 採訪整合,並參考醫療權威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