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夏交替的換季時節,許多台灣民眾會感受到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症狀,甚至有時合併眼睛癢、喉嚨不適,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這一波「過敏性花粉症」的困擾,在近年已經成為台灣相當普遍的健康問題,尤其花粉過敏期不斷提前且延長,令許多人措手不及。
換季過敏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氣候變遷使得過敏期更早開始,症狀時間更長,影響力也日益擴大。根據大紀元2025年5月14日報導,過敏季比以往提早且延長,且在台灣多數地區,春夏交界時期空氣中花粉濃度大增,常見樹木如楊樹、樺木等的花粉爆發,使得過敏患者人數明顯提升。專家提醒,這不僅是自然環境的變化,也與都市環境粉塵、空氣污染等因素有著間接關聯。
許多台灣人深受換季過敏困擾,打噴嚏、鼻塞甚至咳嗽,容易被誤以為是感冒,引發就醫誤區。MSN健康於2025年5月16日指出,過敏性花粉症的典型症狀包括反覆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眼睛發癢與紅腫,這些症狀在過敏期尤其明顯。台灣氣候潮濕,黴菌孢子也是常見的過敏原,加上許多人居住空間通風不良,使過敏情況複雜化。此外,台灣都市生活節奏快速,壓力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也可能讓免疫系統對過敏原反應變得更敏感。
換季過敏反映出台灣民眾生活習慣與環境的挑戰。因為過敏,大量醫療求診需求湧現,醫療現場也提醒,只有針對症狀積極管理與正確用藥,才能有效緩解過敏不適。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更重要。像是勤洗手、避免戶外高峰時段活動、室內使用空氣清淨機、常常換洗寢具,這些習慣有助於降低接觸過敏原的機會。
也有不少人嘗試自然療法與保健食品,希望能減輕過敏負擔,但值得注意的是,過敏症狀若嚴重,仍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不可盲目拖延避免惡化。衛福部指出,對於高風險族群,如本身有過敏史、家族史的人,更需要提前準備,並於流行季節到來前就做好預防計畫,避免症狀爆發。
總之,春夏季節換季過敏問題,是台灣集體面臨的健康隱憂。面對日益嚴峻的過敏季節,我們除了關注最新醫學資訊,調整生活環境與作息習慣,還應有敏銳的症狀辨識能力,及時就醫治療。畢竟,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聰明照顧自己與家人的健康。這個換季,你準備好了嗎?
參考資料:
《過敏季更早更長 如何有效預防與緩解症狀》大紀元,2025年5月14日
《換季常打噴嚏恐過敏性花粉症「4類人高風險」醫曝16大常見症狀》MSN,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