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型態的變化與數位裝置普及,台灣近視人口持續增加,引發眼睛健康的新挑戰。近期嘉義垂楊大學推出結合AI導航技術的微創近視雷射系統「SMILE Pro 2.0」,成為醫療界及一般民眾矚目的焦點。這不僅是手術技術的進步,更是眼科醫療由傳統矯正邁向智能化與個人化的新里程碑。
近視問題在台灣已成普遍現象,尤其長期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的使用者不勝其擾。傳統雷射手術雖然普及,卻仍存在傷口大、恢復慢或術後乾澀不適的問題。嘉義垂楊大學眼科院長謝旻蒼指出,SMILE Pro 2.0藉由AI導航導入虹膜掃描及大數據分析,成功優化雷射參數,讓手術能精準鎖定每位患者的視軸與散光軸度,僅需0.2公分的微創傷口,手術時間大幅縮短至約10秒,降低患者心理壓力,並顯著提升術後視覺品質與恢復速度。
該技術的核心價值在於客製化,強調精準度與安全性的平衡。透過21項眼部檢查數據支持,醫師能評估個人適合度,為年滿18歲且近視度數穩定者提供量身打造的手術方案。尤其在符合條件的運動員、長時間使用電腦及短影片創作者中,SMILE Pro 2.0的便捷性和舒適度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例如知名台灣網紅蔡阿嘎,即是透過此手術擺脫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的乾澀與不適,提升工作效率與生活便利。
這項技術更擴及中老年族群的老花眼矯正,推出「i精準老花近視雷射」方案。此方案結合微創技術,利用「微單眼視力」設計,一眼保持少量近視以利近距離閱讀,另一眼則調整為遠距離視力,結合大腦視覺協調達成遠中近自如切換。這代表近視矯正不再是單一功能,而是可結合多重視覺需求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與目前全球智慧健康醫療趨勢高度契合。
此技術發展不僅是醫療器材的創新,也反映台灣在AI與大數據應用方面的技術整合能力。隨著人工智慧加速滲透各行各業,醫療領域也正逐步擺脫傳統模式,朝向精準、個人化以及微創便捷轉型。在亞洲都會區頻繁使用智慧手機與螢幕的生活條件下,相關視力矯正需求持續攀升。如何結合科技與醫療安全,提升患者體驗,同時降低不適感,將是未來眼科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對於普通讀者而言,這意味著視力矯正不再只是傳統眼鏡或隱形眼鏡的選擇。利用AI導航定位、虹膜掃描與數據分析,不僅提升了手術的安全性和準確度,也簡化了恢復流程,更符合快節奏生活者的需求。尤其在短影音創作者與運動員等需要高自由度和舒適配戴的族群,微創雷射技術正逐步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並非人人適合。術前必須經過嚴格檢查評估,避免不適用患者盲目接受手術。未來持續的回診追蹤與術後照護,也需患者與醫療團隊共同配合。從更宏觀角度觀察,台灣推動AI結合醫療的實踐案例,能否成為亞洲醫療創新的樣板,亦值得關注。
整體而言,SMILE Pro 2.0與i精準老花近視雷射強調個人化、智慧化與微創化,展現科技如何真正落地改善民眾日常生活品質。隨著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在醫療場域的深度滲透,「視界」不再模糊,而是清晰且更貼合生活需求。正如近期台灣社群熱議的數位健康趨勢般,科技與醫療的結合才剛開始,未來揚升潛力令人期待。
參考來源:大學AI導航微創近視雷射矯正新趨勢 精準打造個人視界 (NOW健康,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