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半導體熱潮:台灣的「綠電荒」與「電動車寒流」隱憂

今天的科技頭條,許多訊息都指向一個核心事實:AI熱潮正強勁地帶動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上衝刺。從日韓股市因晶片半導體股創下新高,到台灣股市的科技基金績效亮眼,無一不顯示這股浪潮的巨大動能。然而,在這片看似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後,台灣正悄然面臨兩大關鍵挑戰——綠電供應的緊迫性與電動車市場的驟然冷卻。這不僅牽動著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也將深遠影響你我的生活與未

關稅與匯率夾殺,台灣機械與自行車業啟動減班、停產或做四休三

例如多家工具機與機械廠相繼調整生產時程,並指出匯率與新關稅是主要衝擊來源。 這個看似個別廠商的勞動調整,其實透露出供應鏈與貨幣雙重壓力正在同步放大。 從背景看,受全球貿易政策波動與美元走強影響,新台幣近期一度觸及約30.1元的濃縮壓力。 匯率走弱會放大進口原物料成本,而新關稅或提高出口成本,雙重作用

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引發中東局勢升溫,台灣能源與金融市場面臨挑戰

近來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成為全球焦點,並引發中東局勢急劇升溫。截至2025年6月23日,相關緊張氛圍未見緩和,美國國務院甚至發出全球安全警報,呼籲公民提高警覺。這起事件不僅是國際軍事衝突,更深刻牽動全球能源供應鏈、市場波動與地緣政治安全,值得我們好好拆解它的遠景意義與對台灣的潛在影響。

以伊衝突引爆全球經濟震撼波,台灣能源安全與市場波動警示

近日本已陷入僵局的中東局勢,在2025年6月14日爆發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空襲衝突,進而引爆全球能源市場緊張,油價飆升至新高,同時也引發各國股市大幅波動。這場突如其來的地緣政治危機,迅速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震撼波,成為金融市場與政策制定者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