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錢包的咒語:從火鍋到彩妝,全民「聯名」狂熱時代

最近打開社群媒體,滑開電商平台,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萬物皆可聯名。小至生活小物,大至餐飲服飾,品牌合作的觸角無遠弗屆。這股「聯名熱」不只攻佔了我們的視線,更成功入侵了大家的錢包。這不僅僅是商業行銷手法,更反映了現代人追求新奇、獨特,以及渴望與特定文化符號連結的心理。這股聯名風潮並非一日而起,它像一個精心烹製的料理,逐漸堆疊出層次。從過往精品與藝術家的限量合作,到後來流行品牌與卡通人物的跨界結合,我們開始習慣於這種「強強聯手」或「出其不意」的組合。尤其在疫情過後,消費者對於生活中的小確幸與儀式感更加重視,聯名商品正好滿足了這種需求。它們不只是實用物品,更是一種情感的投射,一份屬於自己的「限定版」收藏。看看最近的討論,從 石二鍋、12mini 快煮鍋攜手台酒推聯名鍋(2025-11-03),到 GD 美妝系列與 rom&nd 聯名(2025-11-03),甚至 Levi’s® x Barbour 的潮服(2025-11-03),聯名商品已是日常生活的底色,甚至有種「沒聯名就落伍」的氛圍。

當日常遇上夢幻:解析台灣人的「聯名」狂熱

2025年10月27日這天,打開社群媒體,從IG到Dcard,各式各樣的「聯名」消息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讓人目不暇給。UNIQLO與電子雞Tamagotchi的懷舊聯名,讓多少七年級生心臟爆擊;Mister Donut的寶可夢甜甜圈,又掀起一股排隊風潮。甚至連眼鏡品牌KlassiC.都與日本爆紅動漫《膽大黨》攜手,推出搞怪又時尚的聯名系

當便利遇上夢幻:我們為何總對「聯名款」難以抗拒?

打開社群媒體,滑開IG或Threads,從早餐的咖啡到下班後的療癒小物,幾乎無處不見「聯名」的身影。今天看到 WalkerLand窩客島於2025年10月25日報導的「星宇航空xPALLADIUM聯名,7-11加價購就有」,還有ETtoday旅遊雲在2025年10月25日提及的「發發聯名HI-CHEW萬聖節特調飲」,甚至玩具人TOY PEOPLE在2025年10月25日報導的「JAM HOME MADE ⨉《幽遊白書》聯名銀飾系列」,從日常生活用品到時尚飾品,從吃的到穿的,萬物皆可聯名。這個現象不只在商業上屢創佳績,更滲透進我們每個人的消費習慣與社群互動中

誰說儀式感要花大錢?從超商聯名到手沖咖啡,我們都在追尋日常裡的「小確幸濾鏡」

誰說儀式感要花大錢?從超商聯名到手沖咖啡,我們都在追尋日常裡的「小確幸濾鏡」。生活,總需要一些調劑,才能將日子的白開水變成一杯特調。最近打開社群平台,不論是IG限時動態、Threads上的心情小語,或是Dcard熱門版,大家最愛分享的,除了新奇美食,就是那些充滿「儀式感」的日常片段,特別是加上了「聯名」光環的限定商品。

鎖定你的錢包,也鎖定你的心:當萬物皆可聯名,我們還能極簡嗎?

「誰來救救我的錢包!嘴上說要極簡,結果又為了五桐號 x Care Bears 買了一整組周邊,我是不是沒救了…」這不是我在社群上看到的單一哀號,而是這兩天從Threads到Dcard上,年輕世代們此起彼落的心聲。明明才剛看完米蘭時裝週上Jil Sander的極簡新定義,心中默默許願要過個純粹、斷捨離。

當「聯名」變成一種日常:我們到底在買什麼?

早晨從便利商店買杯咖啡,順手拿了款聯名限定口味的飯糰,打開手機滑滑社群,滿版盡是朋友分享的各種聯名戰利品。從潮流服飾、電玩周邊到居家生活小物,甚至是打破次元壁的跨界美食,我們的日常,似乎已經被各種「聯名」給包圍了。這股萬物皆可聯名的熱潮,不只帶來新奇,更像一場集體參與的尋寶遊戲,每次點擊、每次掏錢,都好像在解鎖生活的某個隱藏成就。

當 FOMO 成為一種日常:我們的生活,為何總離不開「搶」與「限定」?

最近這陣子,我們的生活圈好像被一股神秘力量籠罩著,這股力量的名字叫做「預購」與「限定」。從手機到手搖飲,從周邊商品到月曆,只要冠上這兩個詞,無論多快手,都可能在彈指間錯過。就拿 2025 年 10 月 18 日那天,iPhone Air 官網預購 5 分鐘售罄的盛況來說,那簡直不是在買手機,是在搶入場券。

全民「聯名」症候群:不只買商品,更搶一種「生活儀式感」

最近滑開社群平台,是不是常常看到那句熟悉的開場白:「這波聯名絕對要收!」無論是 IG 上,大家曬著手上那杯印著獨家圖案的咖啡;Threads 裡,討論著哪家便利商店又推出了限量款盲盒;又或是 Dcard 上,熱烈詢問著某某品牌和人氣 IP 合作的最新單品,從吃的、喝的到穿的、用的,鋪天蓋地都是「聯名」的訊息。就像今天看到的消息,艾多美利用AI技術開啟肌膚檢測革命,科技也能融入日常,但在消費面,這股「聯名」旋風更像是席捲你我荷包的甜蜜攻勢。我們不只是在買一件商品,更像是在搶一份生活中的「認證」,證明自己走在潮流尖

當咖啡機拒絕工作,我們才發現:我們的日子,早就被「儀式感」給寵壞了!

週二的早晨,通常是一切美好的開端。鬧鐘響起,掙扎著爬出溫暖的被窩,然後,準備迎接那一天之中,第一份專屬於自己的「儀式感」。對許多上班族而言,這份儀式感或許是走進熟悉的咖啡店,聞著豆子的香氣,接過那杯能喚醒靈魂的熱拿鐵。又或者,是打開手機的全家APP,用熟練的手指點擊「跨店取」,輕輕鬆鬆換走前幾天

「這次聯名真的燒到我了!」當萬物皆可聯名,我們到底在買什麼?

在社群媒體的汪洋大海中,總有些浪潮能輕易激起你我心中的漣漪。近來,各式各樣的「聯名商品」無疑是其中最洶湧的一波。從時尚單品到日常飲食,甚至連看似不相干的品牌,都能迸出令人驚喜的火花,讓粉絲們心甘情願掏出荷包,只為將那份獨特收編。這股熱潮不僅僅是消費行為,更像是一場全民尋寶遊戲,我們追逐的,究竟是實用價值,還是那份「擁有稀有」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