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名世代」的魔法:當日常遇見「限定」,你是不是也掉坑了?
最近滑開社群,從 Instagram 的限時動態到 Dcard 的討論串,總有那麼幾張圖文跳出來,不是某個咖啡品牌的限定馬克杯,就是哪個服飾品牌跟知名卡通人物的聯名睡衣。你是不是也常常看到朋友曬出那些帶著「聯名」標籤的商品,然後心裡想著「咦?這個好好看」、「糟糕,是不是要錯過了」?這股席捲日常的聯名旋風,可不只是一場單純的行銷手法。它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道風景,一種追求微型儀式感與展現個人品味的方式。
Buff Press Room 增強新聞室增強你的資訊雷達!
最近滑開社群,從 Instagram 的限時動態到 Dcard 的討論串,總有那麼幾張圖文跳出來,不是某個咖啡品牌的限定馬克杯,就是哪個服飾品牌跟知名卡通人物的聯名睡衣。你是不是也常常看到朋友曬出那些帶著「聯名」標籤的商品,然後心裡想著「咦?這個好好看」、「糟糕,是不是要錯過了」?這股席捲日常的聯名旋風,可不只是一場單純的行銷手法。它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道風景,一種追求微型儀式感與展現個人品味的方式。
早上滑開手機,IG 限時動態映入眼簾的,不是朋友的早餐,就是某某聯名款的「戰利品開箱」。從時尚服飾、美妝保養,到手搖飲、零食,甚至連咖啡渣都能聯名成頂級 SPA 級保養品,彷彿這世界萬物皆可「聯名」!尤其近期 UNIQLO x KAWS 又帶來冬季系列,以及 可樂果攜手胡同燒肉,這波聯名熱潮真是燒得你我荷包發燙。這種「非買不可」的限定症候群,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一道既熟悉又瘋狂的風景,值得我們細細觀
最近這陣子,我們的生活圈好像被一股神秘力量籠罩著,這股力量的名字叫做「預購」與「限定」。從手機到手搖飲,從周邊商品到月曆,只要冠上這兩個詞,無論多快手,都可能在彈指間錯過。就拿 2025 年 10 月 18 日那天,iPhone Air 官網預購 5 分鐘售罄的盛況來說,那簡直不是在買手機,是在搶入場券。
今天一滑開社群,《NANA》聯名Vivienne Westwood的25週年限定封面躍入眼簾,美到讓人想原地尖叫。緊接著又看到日出茶太竟然也和《鬼滅之刃》聯名,杯身、周邊都超級可愛,Dcard上已經有人開始討論怎麼集點最划算。這些品牌聯名,究竟是怎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排隊熱潮與話題旋風呢?這不只是行銷手法,更像是一場大型的社會實驗,實驗著我們對新奇、對歸屬、對自我展現的渴望。它已悄然滲透我們的衣食住行,成為一股無法忽視的「生活顯學」。
滑開社群,IG動態牆、Threads上的討論,Dcard的購物分享,到處都看得到「聯名」兩字。從時尚品牌UNIQLO與NEEDLES的破天荒合作,到中華郵政與貓貓蟲咖波的療癒郵票,甚至連華航都和米其林綠星餐廳攜手推出蔬食餐點,2025年10月1日與2日這兩天,各種聯名消息鋪天蓋地。這股聯名風潮,早已從行銷手法,滲透進我們的日常消費,成為一種無孔不入的生活儀式感,也讓我們從中看見消費者的心理轉變。
一 scrolling 掉入Dcard熱門討論串,標題直接寫著:「請假去酷澎打工5天賺23K,還送免費便當跟手搖飲,這是暑假的正確打工姿勢?」下方留言熱烈,從「直接辭職去!」、「這比待辦公室爽太多」到「就是要拿這種短期打工才有fu」,讓人忍不住想知,到底是什麼神秘的暑期打工,能讓人說放假就放假,還賺得比本職職場薪水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