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動車(EV)市場傳出大震盪,德國豪華品牌賓士宣布降價救市,並停售部分EQ電動車系列,引發消費者與產業廣泛關注。
這則消息透露出,曾經一片榮景的電動車市場正面臨調整壓力,不僅品牌策略轉趨謹慎,更牽動著上游半導體與能源基礎建設的供需格局。
2025年乃是電動車產業轉折點。在過去數年間,政府補助、環保法規推動與技術持續突破,催生了電動車需求的爆炸性成長,台灣及全球半導體龍頭投下重注,持續投入電動車用晶片與電池材料的製造與優化。
不過,近期賓士大幅調整價格策略,並停售部分EQ系列車款,展現出豪華電動車市場對價格敏感度提升與消費者期待調整的現象(賓士降價救市 EQ電動車系列停售引發關注)。
同時,來自美國的新能源趨勢也值得關注。紐約州剛落成了該州最大電動車充電站,法拉盛地區成為全美公共充電布局重要樞紐(紐約州最大電動車公共充電站 落戶法拉盛)。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直接促進消費者購車意願,成為電動車普及的關鍵一環。這也與台灣鴻騰精密近日獲得沙烏地阿拉伯SASO認證,藉以拓展新能源配件市場,顯示台灣電動車鏈正積極趁勢布局全球(加速電動車生態建置 鴻騰精密取得沙國SASO認證)。
電動車銷售陡增的同時,半導體產業同樣面臨複雜局勢。根據最新報導,台灣達興材料及萬潤相關企業已進入半導體旺季,表現亮眼(達興材料半導體成長強,Q3迎旺季),但整體半導體產業面臨供需結構調整、技術升級與美中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半導體動能透支 壓抑下半年營收)。
從趨勢看,電動車市場已從單純追求量與技術的高速成長,走向結構優化與生態系統整合的新階段。品牌必須在產品價格、性能、以及便利充電等配套平衡間找到正確定位。這與全球能源轉型大趨勢並行,能源基礎設施的升級,從公用充電樁到智慧電網,都成為推升電動車使用率的關鍵。
對於台灣消費者來說,電動車轉型意味著更多元選擇與價格競爭,有機會享受到技術成熟帶來的實惠,且隨著基礎設施建置完善,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也將提升。
而產業端則面臨壓力與機遇並存:在全球半導體及電動車政策放眼供應鏈多元安全的背景下,本地廠商必須加速創新,積極參與如台日合作推動的半導體創新鏈結(三井不動產啟動RISE-A平台 工研院成創始國際合作夥伴),強化技術研發與全球佈局競爭力。
總體而言,電動車的市場洗牌正帶來價值鏈的重塑。消費者期待更實惠且服務完善的產品,產業則需在地化思維與跨國合作中尋求突破。未來數年,台灣如能掌握半導體材料、智慧能源與系統整合三大核心,將可在全球電動車風口中占得先機,也為相關產業創造持續成長動能。
(本文參考來源:賓士降價救市 EQ電動車系列停售引發關注、紐約州最大電動車公共充電站 落戶法拉盛、台日攜手推動RISE-A半導體創新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