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Netflix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達110.79億美元、純利大幅超預期,甚至上調全年營收展望,照理說好消息一籮筐,股價應該一路狂飆才對。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盤後股價卻逆勢下挫逾1.8%(知新聞、Investing.com 香港報導)。這個「財報大紅盤卻跌價」的反常現象,引發股民與影視產業圈熱烈討論。
這又是怎麼回事?讓我們從Netflix近年來的亮點與挑戰拆解,並帶你一窺全球串流平台正在經歷的「甜蜜負擔」。
先說重點,Netflix這季成績其實超乎市場預期,營收和利潤都大幅成長,其中廣告收入與多元訂閱模式是推手之一(forecastock.tw、美股焦點報導)。再加上像是韓國爆款《魷魚遊戲》續集人氣不減,還有宣布歷時5年談判成功,將攜手Ubisoft開拍「刺客信條」真人影集(奇摩新聞、4Gamers報導),都讓市場對未來充滿期待。
不過,Netflix也在最新財報中示警,下半年經營利潤率可能會低於上半年,成長雖好,但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HKET、工商時報分析)。
加上全球串流戰國,競爭激烈,Disney+、HBO Max都開始重磅反擊。Disney+最近韓劇《下流大盜》熱播,李棟旭、林秀晶禁忌戀情炸社群,收視熱度不輸Netflix人氣韓劇(奇摩新聞)。而HBO的《最後生還者》第三季也已秘密規劃中,著實讓英雄不再專美於Netflix(hypebeast報導)。
這股「好內容高投資、高風險」讓Netflix的短期股價反應呈現矛盾:固然忠實粉絲屯積如山,新作爆款引吭高歌,但投資人擔心未來獲利被壓縮,出脫腳步稍稍加快。
況且社群話題上,Netflix夏季熱門排行也透露觀眾胃口多元——戀愛實驗節目《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靠著「撞臉明星」紅遍台灣,IG限動和Threads熱議不斷,讓觀眾直言:「不只要大製作,接地氣也很重要!」(BEAUTY美人圈、Niusnews)。
這股產業動態反映出,流媒體這條路比想像中更考驗「資本耐力」與「內容靈活度」。Netflix若要續寫霸主篇章,不只能依賴大IP,也要精準押注多元口味,像是線上遊樂園、漫畫式影集創新玩法一路推陳出新(GQ Taiwan、GQ Taiwan報導)。
說真的,Netflix這場「業績雖猛但股價鬧情緒」的戲碼,不啻為娛樂圈裡一場現實版的「魷魚遊戲」:誰能在競爭與投資之間拿捏好平衡,誰就是勝利者。
至於我們身為觀眾,除了享受精彩內容與熱鬧討論,或許也得開始習慣,未來會有更多驚喜,也可能更多波動,串流世界的大浪潮才剛開始。
大家覺得,Netflix會靠什麼終於再度突破自己?是IP實力,還是用戶體驗新策略?一起留言聊聊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