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蘋果公司傳出正「積極研究」在其自帶瀏覽器Safari中加入AI驅動的搜尋功能,這不僅是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對長期以來谷歌作為iPhone預設搜尋引擎壟斷地位的直接挑戰。隨著Google股價單日重挫逾7%,市場的焦點再度聚集在這場背後的產業變革與未來科技競爭格局上,值得台灣讀者深入觀察其潛在的影響與發展契機。
蘋果與谷歌間的合作由來已久,每年谷歌支付約200億美元,使其成為蘋果設備中Safari的預設搜尋引擎,形成搜尋市場近乎壟斷的格局。不過,4月底蘋果首度透露Safari流量下降,成20年來罕見現象,顯示用戶搜尋行為正悄然轉變。在美國司法部針對Alphabet的反壟斷訴訟中,蘋果資深副總裁Eddy Cue坦言,蘋果正積極評估導入Perplexity AI和Anthropic旗下Claude這類AI工具,期待以更智能的方式提供搜尋服務。儘管這些AI選項目前仍在優化階段,蘋果展現出不依附單一搜尋引擎、追求多元創新的意願,象徵科技巨頭間的競爭格局即將重塑。
這場變革反映的不只是技術演進,更是AI浪潮對數位服務生態的大洗牌。隨著ChatGPT引領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成熟,使用者對搜尋結果的期望已不再滿足於單純關鍵字匹配,而是期待更符合語境的智能回應。蘋果藉由將AI搜索整合進Safari,不僅有望提升使用者體驗,也可能打破谷歌在搜尋市場的高牆,促使搜尋技術更快速多元化發展。對台灣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未來手機上的搜尋將更加便利且智慧,甚至可能帶動本地企業、開發者投入AI應用創新,擴大數位經濟效應。
同時,長期依賴谷歌搜尋的生態鏈也將面臨艱鉅挑戰,從廣告投放、SEO最佳化到第三方App整合,都須因應這波搜尋引擎與AI工具雙重變革調整策略。蘋果的動作也透露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資安與AI領域的關鍵角色,畢竟ACE(AI、芯片、雲端、邊緣運算)技術日益重要,蘋果的調整勢必牽動供應鏈面向,提升台灣業者參與全球AI經濟的機會。這是一次結合科技趨勢與產業政策的多層次變動,值得持續關注。
綜觀蘋果計畫在Safari導入AI搜尋,透露出科技巨頭間為爭奪未來數位入口而展開的爭奪戰。這不僅使消費者得以享受更智慧的搜尋體驗,也意味著台灣與全球的相關產業鏈必須跟上這波浪潮,調整策略以迎接新挑戰。對普羅大眾來說,理解這場變動有助於掌握未來數位生活的趨勢與權力版圖的轉移。未來,誰能在AI驅動的搜尋與資訊服務中勝出,將不只是一場技術較量,更是一場洞察消費者需求、掌握創新節奏的商業遊戲。
參考資料:蘋果考慮在瀏覽器加入AI搜索,谷歌主導地位受衝擊,週三股價急殺逾7%(財訊快報,2024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