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中國文化大學宣布與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攜手,正式推出「生成式AI能力認證」制度,並提供一系列完整的AI應用實戰訓練。這項突破性的合作,不僅代表台灣教育界迎接生成式AI浪潮的決心,也回應當下廣告與行銷產業急速數位轉型的迫切需求。在生成式AI技術如ChatGPT與相關應用正席捲全球的當下,台灣年輕學子如何掌握未來職場的關鍵技能,成為社會各界焦點話題。
生成式AI,指的是利用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能自動生成文字、圖片甚至影片的人工智慧。這股浪潮正改變內容創作、廣告設計與行銷策略,讓創意流程更高效、更資料驅動。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與資訊工業策進會合作,整合雙方教學與研發資源,打造涵蓋AI基礎知識、倫理法規、創意應用與數據分析的專業課程。更重要的是,完成課程並通過檢核的學生將獲得官方認證,為進入職場添增重要競爭力。
此一動態背後,折射出台灣學界與產業對生成式AI重視的迅速升溫。從產業角度來看,生成式AI已成為廣告創新與行銷操作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不僅能加速內容產出,更能透過精準數據分析,強化消費者洞察,提升商業決策品質。以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楊錫彬所述,AI不只是工具,更是創造價值的核心,同時帶動教學結構與師資培訓的全面革新。
更寬廣地觀察,生成式AI能力認證的推出,點出了產學合作新典範與技能培育新趨勢。它昭示了未來教育已不僅是傳授理論,更強調「學以致用」的實務能力。類似的AI認證不僅有助學生抓住就業先機,在台灣推動智慧製造、數位轉型的產業升級中,也注入一股新生動力。當生成式AI在半導體設計、資安防護甚至元宇宙應用漸成趨勢,跨域學習與多元技能具備者,將更具市場競爭力與話語權。
台灣身處全球科技變局的重點戰略地位,結合這股AI浪潮無疑是產業、政策與人才共同的博弈場。近期國際間生成式AI的正當使用與倫理議題持續受到討論,文化大學在課程中特別涵蓋相關規範,顯示台灣在技術創新同時,也積極追求社會責任與法規適配,這是前瞻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總結來看,生成式AI在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已不再是一個選項,而是必然趨勢。像文大與資策會這類整合資源、結合實務的認證課程,將成為培養跨界、數位與創意人才的標配。對台灣社會而言,關鍵在於如何持續推動類似制度,提高全民數位素養,並啟動政策引導,讓台灣在AI這波科技潮中,不只是追隨者,更是領航者。
延伸閱讀請參考:文大攜資策會推生成式AI能力認證 提供實戰訓練 (中央社, 202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