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漫步在台灣的城市街頭,突然發現一條街上手搖飲店多得像在競賽,7-11、X玖茶、珍煮丹、春水堂…連綿不絕,根本像是手搖飲界的兵家必爭之地。最近在Dcard上有網友就貼出一段影片,影片中一條不到百公尺的街道竟然有超過十間手搖飲店,留言串也熱烈討論「這樣真的有競爭嗎?」、「手搖店越開越多,我到底要喝哪一間?」這種討論已成熱門話題,也引發許多人開始好奇:為什麼這條街「手搖店滿滿」?手搖飲店真的是只要開在一起,就能反而吸引更多客人嗎?
這股「手搖店密集潮」其實跟台灣獨特的消費文化及都市商圈發展密不可分。台灣手搖飲起步於1980年代,然後一路狂飆,成為每天必備的生活小確幸。隨著消費者口味趨向多樣化,品牌紛紛開發新口味、新概念,甚至針對不同區域打造限定款,像最近7-11攜手法朋、LADY M合作推出初夏新甜點,就是為了抓住甜點控的味蕾(參考:7-ELEVEN聯名CHOYA打造療癒新品 – 奇摩新聞)。此外,台灣的都市空間相對緊湊,流動人口眾多,一條商店街上開好幾間同類型業態,反而造就了「一條街就像手搖店百貨公司」的消費場景。這種「群聚效應」往往是商圈競爭策略的一部分,彼此相互拉抬人潮。
但是,這樣的密集現象讓消費者既期待又煩惱。回到Dcard的留言,有人幽默地說:「明明喝那麼多手搖飲,但月底荷包餘額只剩5塊」,也有人開玩笑:「喝完一杯,另一家就在下一個轉角催促你。」這反映出台灣人對手搖飲的深厚情感:即使手搖飲店多到眼花撩亂,大家還是樂此不疲,甚至視它為社交話題、打卡景點,甚至是一種生活儀式感的一部分。可見手搖店不只是飲料供應點,而成了社會的微型文化現象。
這個現象也讓我們反思,在高度競爭的城市生活中,人們依然渴望透過一杯手搖飲,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與慰藉。畢竟,誰不希望在忙碌的生活裡,有個地方能喝到一杯療癒的珍珠奶茶呢?而當手搖飲店成了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也代表台灣人對飲食文化的熱情與創意永不止息。
那你呢?下一次路過這種手搖店密集區,是會驚呼:「這不就是我下班後的最佳逃生路線!」還是會頭大地想著:「到底要喝哪家才不會後悔?」不妨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品味,每一家手搖店背後的小故事,或許你會發現,一杯手搖飲遠比你想像的,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百態。
參考資料:
一條街全是手搖店!為何還能開個不停?過來人揭背後原因 – 聯合新聞網
7-ELEVEN攜手法朋、LADY M打造初夏療癒新品 – 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