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半導體的雙面刃:從安世事件看台灣機會與挑戰

今天,全球科技產業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台灣的命脈——半導體。當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為產業帶來無盡想像與商機的同時,供應鏈的穩定性與地緣政治的複雜性,也如同雙面刃般考驗著台灣。而其中,全球功率半導體大廠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2025年11月5日向客戶發出警告信,指出其中國廠區的供貨時間與品質恐將受到影響,無疑是今日科技新聞中最值得我們深思的熱點之一。這不僅是一則企業公告,更是全球產業鏈重新佈局、尋求韌性的縮影,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提醒我們,如同日前桃園八德發生的電動車火災事件,科技高速發展的背後,往往需要更周全的配套與佈局。

這起安世半導體的事件,根源於美國與中國之間持續升級的科技競逐。安世作為關鍵的功率半導體供應商,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領域。此次警告,直接反映了地緣政治對成熟製程晶片供應鏈的衝擊。過去數年間,全球為了分散供應鏈風險,鼓勵企業「脫鉤」或「去風險化」,使得各國政府紛紛投入鉅資,試圖建立在地化的半導體生產能力。例如,日本就宣布將重點投資AI、半導體與能源安全等領域,積極建構自主供應鏈,展現了國家戰略層級的佈局決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安世的中國廠區一旦出貨受阻,其連帶影響的將是全球眾多依賴這些關鍵元件的產業,特別是正在蓬勃發展的電動車產業,更是首當其衝。

安世事件代表的趨勢是:全球化供應鏈的碎片化與區域化已是不可逆的潮流。對台灣而言,這既是挑戰,也蘊藏著巨大的機會。一方面,雖然IEK報告指出,AI應用將帶動台灣2025年半導體產業產值突破新台幣6.5兆元,展現了台灣在先進製程的領導地位,但地緣政治摩擦可能波及成熟製程,這部分仍需警惕。另一方面,全球對於供應鏈韌性的需求,將促使更多國際客戶轉向台灣,尋求可靠的合作夥伴。這也加速了台灣半導體公司如環球晶等持續全球擴產的腳步,以滿足在地供應的需求。此外,隨著電動車市場的快速演進,對氮化鎵(GaN)和碳化矽(SiC)等功率半導體的需求日益增加,這正是台灣可以深耕的利基市場。然而,我們也看到,電動車的推廣並非一帆風順。近期德國汽車產業就因中國電動車的競爭,面臨20萬個工作機會岌岌可危的困境。同時,賓士(Mercedes-Benz)旗下EQE純電動全車系預計於2026年停產,也顯示了電動車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與競爭激烈。回到台灣,基隆地區電動機車換電站不足的民怨,以及前述八德電動車火災事件,都提醒著我們,除了硬體技術領先,配套基礎設施的完善與消費者安全保障同樣重要,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面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波譎雲詭,台灣此刻正處於關鍵的戰略轉折點。AI帶來的巨大潛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地緣政治的暗潮洶湧,例如安世事件所揭示的供應鏈脆弱性,以及電動車市場的調整期,都要求台灣展現更高的戰略靈活性與應變能力。我們必須持續投入先進技術研發,鞏固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同時也要強化供應鏈的韌性與多元性。此外,能源轉型與電動車普及的過程,需要政府與民間共同投入,完善基礎設施,並確保科技產品的安全性。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變動不居的全球科技版圖中,繼續擦亮「台灣製造」的招牌,不僅是晶片,更是具備高度韌性與適應力的科技生態系。

參考新聞來源:

  • 安世半導體示警:中國廠出貨何時恢復沒人敢保證, 2025年11月05日, 鉅亨網
  • IEK:AI帶動台灣2025半導體產業全面成長產值突破台幣6.5兆元, 2025年11月05日, mem.com.tw
  • 氮化鎵功率半導體車用化發展趨勢分析, 2025年11月05日, TechNews 科技新報
  • 壯志未酬! 賓士因應市場變化旗下EQE 純電動全車系將於2026年停產, 2025年11月05日, Yahoo奇摩 – 汽機車
  • 電動機車暴增 基隆換電站不足惹怨, 2025年11月05日, 聯合新聞網
  • 八德電動車起火延燒「一家3口命危」 父母恢復心跳2 歲兒搶救中, 2025年11月05日, MSN
  • 日本重點投資AI、半導體與能源安全等17領域 成長會議啟動積極財政, 2025年11月05日, DIGITIMES
  • 《半導體》環球晶全球擴產攻在地供應 看好美國成長動能, 2025年11月05日, 富聯網
  • 德國汽車「壓艙石」恐碎!20萬工作岌岌可危 是輸給中國電動車嗎?, 2025年11月05日, news.cny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