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竟也有撇步?專家揭密「左手or右手」差異及其對保護力的影響

炎熱的夏季,除了要防中暑,疫苗接種也成為熱門話題。大家常常有個疑問:打疫苗到底該選左手還是右手?到底訊息真假?這看似小事,卻引發不少討論與關注,尤其在今年台灣疫苗接種熱潮持續升溫的背景下,這樣的疑惑更加普遍。

疫苗接種位置的重要性,正因為其直接關係到疫苗的保護效果,逐漸浮上檯面。根據工商時報2025年7月22日報導,醫療專家指出,雖然主流疫苗施打多以三角肌(上臂肌肉)為目標,不過打左手還是右手,其實影響著體內免疫反應的強弱與範圍,因為人體左右手淋巴系統分布不同,會影響疫苗抗體產生及效能。施打在強手或使用頻率較高的手,某些病例反而會使施打部位肌肉壓力增加,影響疫苗完整吸收,引發微小差異。

這則新聞之所以受到關注,關鍵在於它打破了民眾以往認為「只要打到三角肌,什麼手都一樣」的簡化觀念,帶來更細膩、科學的角度來看待疫苗接種這件事。此外,疫情後防疫意識抬頭,大家對於如何提升疫苗效果、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也有了更高的警覺和期待。

這樣的討論正反映出台灣民眾對健康高度關切的現實,也呼應今年世大運疫情管控期間,大家更加注重「小細節、大影響」的健康管理理念。面對繁忙生活和疫情壓力,不少人開始重視生活中的種種習慣,包括疫苗施打技巧,希望能利於自己的免疫體系發揮最大效益。許多民眾在社群平台和論壇分享自身經驗、詢問專家建議,甚至帶動一波關注免疫力和疫苗接種科學的熱潮。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醫師還是建議依照醫療人員指示,施打疫苗時選擇不慣用的手臂,這樣若出現副作用或注射部位不適,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功能。且專家強調,接種疫苗的準確時機與疫苗種類,才是決定保護力的關鍵,施打側手的影響相對較小,無需過度擔憂。

隨著疫苗研發和接種策略日益成熟,對於接種技巧的研究也逐漸深入。提醒大家,除了了解最新醫療資訊,更要掌握正確可靠的施打方式與運動後照護,才能真正達成免疫目標,保障自己與親友健康。

疫苗打左手還是右手,你真的了解背後的科學嗎?下次接種,或許可以和醫護人員聊聊這個細節,關心自己身體的每一步,讓免疫保護更全面。

參考資料:
疫苗打「左手or右手」有差嗎?專家揭密接種位置恐影響保護力- 工商時報 (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