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飲,月花千元?手搖飲背後的夏日生活儀式感究竟有多真實?
這兩天,社群上關於「上班族月花千元喝飲料」的討論熱度直線攀升。珍珠奶茶雖然熱銷,竟然連拿鐵也被點名「不是第一」——這讓人忍不住好奇,手搖飲背後的消費習慣,究竟在台灣人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生活如此柴米油鹽,怎麼會砸錢到一個月買下這麼多飲料?這不只是消費行為,還是一種日常儀式感的投射。
說起來,台灣人的手搖飲文化早已不只是喝飲料這麼簡單。走在城市街頭,從便利商店到專賣店,琳琅滿目的飲料讓人眼花撩亂。依照今年7月21日《PChome Online 新聞》爆出的調查,有不少上班族坦承,每月花費超過千元在手搖飲上,且珍珠奶茶與拿鐵雖是熱門品項,卻並非唯一選擇。這背後透露出台灣飲料市場日益多元化,除了正統珍奶,冷萃咖啡、健康茶飲、甚至是冰鎮果汁都受到歡迎。
這股趨勢的來源,不難想像跟台灣炎熱的夏天大有關係。大暑來襲,更是飲料界的黃金旺季,相關食品品牌也開始推陳出新,像是頂呱呱就聯名推出「湯姆貓與傑利鼠」限定飲料,還在社群媒體上引起粉絲熱烈討論(參見 ETtoday新聞雲)。同時在IG和Threads上,許多人分享「今天必喝那杯」的投票貼文與心得,有趣的是,這不只是喝飲料,還成了一種生活小確幸與社交話題的催化劑。
深入點說,我們為什麼會對手搖飲如此「有感」?很大原因是這份日常的甜蜜,支撐著在都市叢林中辛苦打拼的心情。你看,那句在Dcard上被反覆留言的「珍奶不是第一?那我今天選什麼才對?」不就是寫實寫照嗎?飲料不只解渴,也具備療癒感,是忙碌生活裡的「小逃生口」。它們的多變與新花樣,也象徵著我們渴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斷嘗試、尋找新鮮感的心理。
而且,購買手搖飲的行為堪稱一種儀式感,像每日“花一杯飲料錢”獎勵自己、朋友圈內的“今天誰喝了什麼”打卡已成習慣。飲料品牌彼此聯名創意,無論是「SUPER JUNIOR-D&E與兄弟聯名球衣」的潮流跨界,還是「WUNIQUE吳一無二」攜手7-11推出的甜點聯名,都讓消費不再單調,而是成了文化的一部分(資料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卡優新聞網)。
總結來說,手搖飲的熱度不只是商業爆紅,更映照出台灣人對生活儀式感的珍惜。它們陪伴著炎熱與疲憊,成了一種城市裡最柔軟的小確幸。下一次拿杯飲料時,不妨想想:我們花這筆錢買的是什麼?不是只有甜飲,更是一種小小的自我照顧與生活態度。那麼,你的夏日飲料清單裡,還會有哪些「不可或缺」的習慣呢?
上班族月花千元喝飲料 珍奶、拿鐵不是第一 – PChome Online 新聞
頂呱呱聯名「湯姆貓與傑利鼠」推限定商品搶功收藏潮 – ETtoday新聞雲
7-11法式甜點新聯名 全家飲品大暑限定優惠 – 卡優新聞網
台積電神級行李箱再現 奶茶色款預購 每員工可預購10個 – M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