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升級,稀土與關稅引爆全球晶片供應鏈危機:台灣如何應對?

美中貿易戰再起,全球晶片供應鏈面臨停頓危機,市場再度拉起警報。前美國總統川普在2025年10月11日對外放話,揚言若再次當選,將對中國實施百百分關稅,這話音剛落,市場就掀起一陣恐慌。同一天,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新規也浮上檯面,讓原本就緊繃的全球供應鏈雪上加霜。從台積電的ADR應聲重挫,到全球股市聞訊下跌,這些都不是偶然。

日圓貶值不只旅遊甜:台灣如何抓住產業重塑的戰略機遇?

日圓兌新台幣匯率近期頻頻探底,成了許多台灣民眾出國旅遊時的「小確幸」。然而,這波日圓弱勢的浪潮,遠不只影響我們的荷包,它正悄悄改寫著台日之間的經濟關係,甚至可能牽動台灣產業的未來版圖。當匯率數字不斷刷新時,我們應該思考的是:這不只是一場旅行的便宜,更是一次產業結構重塑的機會與挑戰。為什麼這次日圓貶值,特別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日圓疲軟、台幣股匯脫鉤與台灣外匯存底創新高:解讀全球財經局勢

親愛的讀者,您好。我是您的文案撰稿人。近期金融市場可說是熱鬧非凡,各國貨幣走勢如同坐雲霄飛車般,讓不少人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特別是日圓,從 2025 年 10 月 8 日以來的金融新聞中,屢屢見到它持續探底的身影。不僅數度貶破 152 關卡,甚至有專家預期年底前可能直逼 155 日圓兌 1 美元的「日圓先生」預言。與此同時,我們的台灣新臺幣則呈現「股匯脫鉤」的奇特現象,即使台股表現不俗,台幣卻一度貶破 30.5 元大關。然而,令人振奮的是,台灣的外匯存底竟然再創歷史新高,首度突破 6 千億美元,躍居全球第四。

狼煙四起,中國產能過剩的全球震盪:台灣該如何應對?

全球經濟板塊的震動從未歇止,而近期一則來自牛津學者的警告,讓這場變局的輪廓更加清晰。根據自由財經2025年9月28日的報導,這位學者直指中國的產業政策,正一步步走向補貼與產能過剩的惡性循環。這不只是學術界的一聲嘆息,更是全球供應鏈與貿易關係即將迎來重大考驗的序曲。對於以出口為導向,並身處全球供應鏈關鍵位置的台灣來說,這項警訊無疑是一道值得深思

當新台幣遇上飆漲的銅價:你我荷包如何迎戰這波雙重衝擊?

近日,台灣金融市場與國際商品市場同時傳來兩則令人矚目的消息。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軟,已連續六個交易日下挫,不斷探向30.5元關卡。與此同時,遠在天邊的國際銅價卻因一場意外,飆升至近15個月來的新高。這兩件看似各自發展的事件,實則緊密交織,預示著一股生活成本上升的壓力正悄然逼近,值得所有台灣人深思

台股總市值衝破3兆美元,躍升全球第八

台灣股市,這個長期以來被許多人戲稱為「淺碟市場」的代名詞,近期卻在全球金融舞台上投下了震撼彈。2025年9月23日,一個數字振奮了全台灣:台股總市值正式衝破3兆美元大關。根據《奇摩新聞》的即時報導,這項傲人成就讓台灣股市一舉躍升至全球第八位,甚至超車了經濟大國德國。

新台幣急升衝擊產業!央行理監事會如何平衡企業生計與物價穩定?

今日,全球金融市場的目光,聚焦於各國央行的動向。尤其在台灣,隨著新台幣匯率的近期波動,即將於2025年9月18日召開的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格外牽動人心。新任中央銀行常務理事龔明鑫先生,在會議前夕便已表態,產業界普遍期盼匯率能維持穩定。這不只是一場技術性的金融決策會議,它更是台灣企業競爭力、物價穩定,乃至你我荷包深淺的關鍵指標。

解讀匯率波動:台灣經濟面對的隱形挑戰與產業轉型之路

近期,當許多人將焦點放在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與貿易關稅的消長時,另一個看似不起眼,卻對台灣經濟命脈影響深遠的隱形殺手——匯率波動,正悄然成為各產業的頭號難題。今日(2025年9月10日),台灣機械公會發出示警,指出8月份工具機出口持續受到關稅和匯率雙重打擊,其中匯率的衝擊甚至比關稅更為嚴峻,這不僅僅是一個產業的困境,更揭示了全球經濟板塊移動下,匯率如何牽動台灣出口命脈的關鍵因子,值得我

全球債市重整:牽動台股、台幣與民眾荷包的三大影響

本週全球債市出現劇烈重整,長天期公債遭拋售,英、美、日、歐等市場殖利率走高,同時金價屢創新高,台灣也感受到波動的震波。這一連串走勢在2025年09月03日─09月04日成為市場焦點,值得一篇專欄來拆解:為什麼債市「大逃殺」會牽動台股、台幣與你我的荷包?從背景來看,這次賣壓不是單一國家的利率驟變,

台灣央行在2025年9月1日宣布暫停升息,終止連續五次加碼的腳步。

台灣央行在2025年9月1日宣布暫停升息,終止連續五次加碼的腳步。這個決定在市場立刻引發討論,因為它不只是利率的短期調整,而是牽動出口、匯率與資本市場的多重訊號。為什麼值得一寫?因為央行「踩煞車」的時刻,正好暴露出台灣經濟在內需疲弱與外匯壓力之間的拉鋸。從背景看,央行過去幾次升息是為了壓制通膨並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