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展風光背後:AI狂潮如何重塑全球晶片戰場?

2025年9月9日,一年一度的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在台灣盛大開幕。這不僅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年度盛事,更是引爆台股創下24547點歷史新高的重要推手,為整體市場注入一股強勁的動能。這背後,是人工智慧(AI)無止盡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版圖與未來樣貌。

本次半導體展的熱鬧景象,不僅體現在台股的亮眼表現上,更在於展會期間業者及政府高層所傳達出的產業信心。根據TechNews 科技新報報導,在AI需求的強力驅動下,全球主要半導體製造商獲利紛紛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繪圖晶片巨擘輝達(NVIDIA)的貢獻更是高達五成,凸顯AI運算對於高效能晶片需求的爆炸性成長。這股由AI點燃的商機,讓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更加穩固。不僅是晶圓代工,從設計、材料到封裝測試,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過去依賴個人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成長的時代已逐漸遠去,現在,AI已然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新引擎。

這場由AI領軍的半導體革命,不僅推動了既有技術的精進,更催生了多項前瞻技術的競逐。在展會上,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o-packaged Optics, CPO)、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以及三維積體電路(3D IC)等新興技術,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正如工商時報報導,輝達與台積電等巨頭正積極搶攻CPO這塊新戰場,而遠見雜誌也指出矽光子與3D IC被點名為台灣半導體下一步的關鍵。這些技術的突破,將大幅提升晶片間的數據傳輸速度與能源效率,對於訓練大型語言模型、驅動AI Agent乃至於元宇宙的發展至關重要。同時,在國際地緣政治日益複雜的當下,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在國際半導體展致詞時,也特別提出「非紅供應鏈」的概念,並表示台灣將採取三項具體行動來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的獨立與韌性,正如奇摩新聞所載。這不僅是產業策略,更關係到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全球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董事會主席吳田玉也強調,半導體價值鏈正在重塑,台灣需要尋找新的定位,以應對這波變革,此觀點亦見於聯合新聞網的報導。

綜觀全球,半導體產業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轉捩點上。AI的崛起不僅讓晶片需求水漲船高,也促使整個生態系加速進化。對於台灣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機會。儘管台股因半導體展的利多表現亮眼,但產業的領先地位並非一蹴可幾,也非永遠不變。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與地緣政治的複雜局勢,台灣必須持續在先進製程、新材料與新興技術上投入研發,同時積極培育頂尖人才,並深化與國際夥伴的合作,才能維持「矽盾」的優勢。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這波AI浪潮中,繼續扮演全球科技發展的關鍵驅動者,引領我們邁向一個更加智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