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回魂」的不只劇情!Netflix《回魂計》用一場道歉,玩轉台灣觀眾的心
最近娛樂圈話題不斷,從好萊塢巨星動態到各地社群迷因,眼花撩亂到讓人有點跟不上。不過,有一部劇從開播前的神秘宣傳,到播出後的餘波盪漾,始終佔據著許多人的討論熱點,那就是Netflix的懸疑新作《回魂計》。這齣劇不只劇情引人入勝,連同它的宣傳手法都巧妙地玩了一把,甚至讓演員親自出面「道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波操作實在太值得我們好好聊聊了。
談到《回魂計》的熱度,就不得不提在2025年10月22日,ETtoday星光雲報導的「Netflix《回魂計》突發道歉影片!鍾欣凌、傅孟柏沉重:對不起騙大家」這則新聞。在劇集上線後,劇中主要演員鍾欣凌和傅孟柏竟然錄製了一段看似沉重、實則巧妙的道歉影片,內容暗示了劇情的某些「反轉」可能讓觀眾感到「被騙」。這種罕見的行銷方式,立刻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社群平台上,儘管Threads上還有許多人熱烈分享著「Threads爆紅5款農會美食!」或是討論著「遮淚溝神器」等生活話題,但更多影迷們則一邊嚼著農會餅乾,一邊在各大討論區敲碗,想知道這「回魂計」到底還有什麼是他們沒看懂的。這種虛實交錯的宣傳,讓大家的好奇心直接拉到滿點。
這場「道歉」不只是一次成功的行銷,更反映了當代觀眾對於娛樂內容的深層渴望。過去的戲劇宣傳,大多是預告片、花絮、記者會,但《回魂計》的「道歉影片」卻是直接將宣傳融入了劇情體驗。它巧妙地製造了一種「被劇透」卻又「沒被劇透」的懸念,讓觀眾在看完劇後,重新回味那些「被騙」的細節,進而提升二刷、三刷的動力。這種操作讓戲劇不再只是單向的播放,而是與觀眾玩了一場「腦力激盪」的遊戲。同時,劇中那些直擊人心的「金句」,例如聯合新聞網所提及的「最痛苦的不是絕望,是沒完沒了的希望」,也像病毒般在社群蔓延,成為人們反思生活、情感的出口。此外,該劇邀請到如G(I)-DLE舒華、Minnie為主題曲獻聲,以及金曲歌后孫盛希演繹片尾曲,再搭配多位特別演出的明星陣容,都讓這部作品更具話題性。這些元素層層堆疊,讓《回魂計》成為一個完整的娛樂生態圈,不只看劇,更要討論、更要參與。
從《回魂計》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早已不限於劇情本身的精彩,而是如何透過全方位的創意,將觀眾從被動的觀看者,轉化為主動的參與者。從演員的「道歉影片」到社群上的金句討論,再到對第二季導演透露「三季才完整」的伏筆期待,都證明了內容創造者與觀眾之間那條界線正在變得模糊。或許未來,那些能「不只拍戲、還會搞怪」的製作團隊,才能真正抓住觀眾的心。你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