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在半導體產業時,一股強勁的復甦動能正席捲而來。今日,美銀大幅上修了半導體銷售展望,預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到2027年將突破1兆美元大關,這無疑為科技產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這波成長浪潮背後,人工智慧(AI)的爆炸性發展扮演了關鍵角色,正如被譽為「科技凱撒」的黃仁勳所引領的AI晶片熱潮,讓半導體成為新時代的黃金。然而,在這片看似無限的商機中,地緣政治的暗潮洶湧,也正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投下變數,尤其牽動著台灣這個科技重鎮的未來。
這波半導體榮景並非平白而來,它與AI、智慧製造、電動車等新興科技的全面爆發息息相關。從資料中心運算到邊緣裝置,對高效能晶片的需求日益增長,推動了半導體產業的強勁復甦。例如,台灣本地晶圓代工大廠聯電近期就推出了55奈米BCD平台,搶攻消費性電子與車用電源管理市場,正是看準了電動車與智慧裝置對電源效率晶片的需求。而在國際間,日本9月的出口回升也主要受惠於半導體外銷的強勁表現,甚至積極規劃青森轉型「矽谷北門」,顯示各國都在加碼投資半導體。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核心,其產值已衝向6兆元,外商投資動能不減,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地緣政治緊張對這條脆弱供應鏈的衝擊,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近期中國與荷蘭針對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控制權爭奪。這場因出口管制引發的爭議,已導致德意志銀行警告可能引發汽車產業斷鏈危機,突顯了晶片供應的敏感性。
安世半導體事件揭示了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加速走向「去風險化」與「在地化」的趨勢。各國紛紛祭出補貼政策,吸引晶片製造回流,這讓台灣面臨新的戰略挑戰。有人質疑「半導體生態系移美,台灣還剩什麼?」,擔憂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版圖中的地位是否會被稀釋。儘管台灣總統交付APEC任務,分享半導體經驗,展現了台灣在全球合作中的積極姿態,但面對美中科技戰的持續延燒,以及供應鏈本地化的趨勢,台灣必須更精準地掌握自身的優勢與定位。此外,資安問題也日益嚴峻。Check Point Software的數據顯示,9月台灣半導體與硬體產業遭受的網路攻擊最多,這提醒我們在追求技術領先的同時,也必須強化數位韌性。AI的浪潮不僅是商機,更是挑戰。台灣政府近期提出的「AI新十大建設」,目標是打造智慧科技島,這包含從AI賦能製造業、智慧城市到綠色能源的全面轉型。像是金屬中心領軍AI賦能鈑金產業,推動智慧製造,都指向了產業升級的決心。而電動車市場雖然有光陽指出「三難題」以及美國市場「銷量暴衝後恐急凍斷崖」的警示,但其背後對高效能晶片與電源管理的需求,依然是半導體產業的重要驅動力。
總結來說,2025年10月下旬的科技脈動,勾勒出一幅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全球半導體版圖。AI的蓬勃發展無疑是產業前行的主旋律,將半導體需求推向新高。然而,地緣政治的角力、供應鏈的重組與資安風險的加劇,都為這條黃金賽道增添了變數。台灣作為半導體關鍵玩家,必須持續投入研發創新,深化與國際夥伴的合作,並強化自身的產業韌性,才能在這波複雜的科技變革中穩固優勢,將地緣政治的暗流轉化為驅動前進的動力,而非阻礙。唯有如此,台灣才能真正成為全球智慧科技島,引領下一個科技浪潮。
參考資料:
- 半導體銷售展望 美銀大幅度上修 聯合新聞網,2025-10-22
- 「科技凱撒」黃仁勳 FT中文網,2025-10-22
- 聯電推55奈米BCD平台 搶攻消費性電子、車用電源管理市場 NOWnews今日新聞,2025-10-22
- 半導體外銷強勁 帶動日本9月出口回升 大紀元,2025-10-22
- 中國與荷蘭為安世半導體槓上 德車業警告恐斷產 上報Up Media,2025-10-22
- 中荷爭奪控制權之戰,安世半導體要求中國員工無視荷蘭總部指示 TechNews 科技新報,2025-10-22
- Check Point Software 統計 9月台灣半導體、硬體產業被攻擊最多 聯合新聞網,2025-10-22
-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AI新十大建設 打造智慧科技島 udnSTYLE,2025-10-22
- 光陽:電動機車面臨三難題 經濟日報,2025-10-22
- 半導體生態系移美 李樑堅:台灣還剩什麼? 中國評論新聞,2025-10-22
- 台灣半導體產值衝6兆元 外商投資動能不減 DIGITIMES,2025-10-22
- 日本搶攻半導體 青森擁地緣優勢轉型矽谷北門 chinatimes.com,2025-10-22
- 金屬中心領軍AI賦能 鈑金產業智慧轉型創新局 焦點時報,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