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界的人設翻車疑雲?聊聊「好味小姐」事件,看社群怎麼解讀「合法撿屍」

這幾天社群上鬧得沸沸揚揚,讓不少網友跌破眼鏡的,莫過於以「貓咪界清流」聞名的YouTube頻道「好味小姐」傳出的「翻車」事件了。起因是好味小姐的老公阿斷在節目上,不經意地開玩笑說出「合法撿屍」這個詞,讓長久以來累積的溫馨、療癒人設,突然面對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甚至得緊急發出道歉聲明。究竟是網友太嚴苛?還是身為公眾人物真的得更謹言慎行?這件事可不只是一個玩笑這麼簡單,它反映了這個時代社群文化對公眾人物的期待,以及言論界線的模糊地帶。

回顧這起事件,好味小姐一直以來都以製作貓咪鮮食、分享貓咪日常,以及他們一家人(包含四隻可愛的貓和可愛的小嬰兒)的溫馨互動,深受許多觀眾喜愛。在頻道經營多年後,不僅累積了超過70萬訂閱,更發展出許多周邊商品,可說是台灣YouTube界的成功典範。然而,根據《自由娛樂》2025年10月24日的報導,一篇標題為「YT界清流好味小姐翻車!老公『合法撿屍』惹怒全網 緊急發聲致歉」的新聞,直接點出了這次風波的核心。起因是阿斷在一次直播中,談到以前曾在朋友家喝醉,被朋友載回家,他形容這段經歷是「合法撿屍」。這句話一出,立刻在各大社群平台掀起波瀾。Threads上許多網友感到不適,有人直言:「用『撿屍』來形容被朋友照顧,真的很不恰當!」也有人說:「好味小姐的溫和形象瞬間崩塌。」當然,也有不少支持者跳出來緩頰,認為這只是口誤,或是一種幽默的說法,不該被過度放大檢視。YouTube影片下方的留言區也湧入兩派意見,爭論不休,顯示出社群對此事件的巨大關注。

那麼,為什麼「合法撿屍」這四個字,能讓這個原本的「清流」頻道瞬間面臨信任危機?關鍵就在於「撿屍」這個詞語本身所帶有的沉重與負面意涵。在社會新聞中,「撿屍」通常與性侵、不法行為、趁人之危等惡意脫不了關係,是一個高度敏感且涉及性別議題的字眼。即便前面加上了「合法」兩個字,也難以擺脫其核心的負面連結。網路人設的經營,就像走在一條鋼索上,尤其是好味小姐這種以親切、溫馨為主要形象的頻道,任何與其核心價值觀相悖的言行,都可能引發劇烈反彈。當大家期待的是一個「娛樂觀察朋友」,而不是一個「冷眼旁觀的評論者」,這種親近感也會讓觀眾對其言行有更高的要求,因為他們認為這些YouTuber就像自己身邊的朋友一樣。當「朋友」的言詞超出了大眾的道德與良知底線,那種「人設崩塌」的失望感就會被社群的輿論放大到極致。這也呼應了《ETtoday新聞雲》在2025年10月24日報導的「被社群綁架!Z世代必聽《青年局外人》心理師:『你值得被愛』比讚數更重要」,儘管不是直接相關,卻同樣點出了社群對於公眾人物的心理壓力與期待。在網路透明化的時代,公眾人物的言行,哪怕只是一句玩笑話,也可能被無限放大檢視,最終演變成一場大型的社群公審。

從這次的「好味小姐」事件,我們可以看見當代社群對公眾人物言行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涉及敏感議題時,任何輕率的發言都可能引發軒然大波。這不僅考驗著網紅們的危機處理能力,也提醒著所有在螢光幕前的人,在追求內容趣味性的同時,更要謹慎審視自身言行的社會責任。畢竟,在這個資訊傳播快速的時代,一句話的影響力,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遠。身為創作者,要如何在娛樂效果和社會責任之間找到平衡,或許是所有公眾人物都得持續思考的課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