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需要一些調劑,才能將日子的白開水變成一杯特調。最近打開社群平台,不論是IG限時動態、Threads上的心情小語,或是Dcard熱門版,大家最愛分享的,除了新奇美食,就是那些充滿「儀式感」的日常片段,特別是加上了「聯名」光環的限定商品。這股風潮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更像是一場全民尋找生活亮點的靜默運動,在忙碌中,為自己按下一個「暫停鍵」。
想想看,過去的儀式感,可能是一頓鄭重的法式大餐,或是費心準備的週年紀念。但現在,儀式感的門檻似乎越來越低,卻又無所不在。這現象其來有自,當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如同潮水般襲來,我們開始在微不足道的細節中,尋找自我肯定與喘息的空間。
舉例來說,在Dcard上曾有網友發文感嘆:「下班回家已經夠累了,點個香氛蠟燭、泡杯手沖咖啡,總覺得一整天的疲憊都值得了。」底下留言串立刻引起共鳴,有人附和:「對!就是這種感覺,就算只是在便利商店買的麵包,也要用喜歡的盤子裝,才對得起自己。」這不是矯情,而是一種自我疼惜。
而「聯名」這兩個字,更是把這股風潮推向高峰。從五桐號與Care Bears聯名推出的限定飲品,讓可愛的熊熊為日常解渴,正如 奇摩新聞於2025年10月23日報導《聯名夯!五桐號推「Care Bears」杯 日出茶太找鬼滅之刃》 所述,到王品青花驕進軍香港,與7-ELEVEN聯名推出的鮮食,為異國美食添上親切感,這也呼應了 自由財經於2025年10月23日刊載《王品集團青花驕進軍香港 與香港7-Eleven聯名賣鮮食》。甚至連迪士尼家居精品都與潮流藝術品牌SUNDAY HOME跨界合作,正如 PChome Online新聞於2025年10月23日提及《迪士尼家居精品聯名國際潮流藝術家居品牌 SUNDAY HOME 首度登台》。這些聯名商品層出不窮,而且總能成功掀起話題。看似尋常的消費品,因為有了品牌加乘,或是可愛角色、獨特設計的點綴,立刻變得「很不一樣」,為我們的日常塗抹上一層閃亮濾鏡。
為什麼我們對這些「小確幸濾鏡」如此有感?它反映的,其實是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渴望,以及對個人感受的重視。過去,我們習慣將幸福寄託在重大事件上,但現在,我們學會了從瑣碎日常中,挖掘那些足以撫慰人心的微光。就像 MSN於2025年10月23日報導《外食餐飲漲翻天! 南韓人瘋搶便利商店平替食品》 的南韓消費者,這當中不只是省錢考量,更是透過便利商店的多元選擇與聯名品項,在實惠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儀式感」。
這些小小的「儀式感」就像是生活的濾鏡,能將疲憊的現實柔焦,讓黯淡的日子增添色彩。它可能是早上特地繞路買一杯期間限定的咖啡,即便只是上班路上的一小段路程,卻因為多了一份期待而顯得不同;也可能是午休時,從超商冷藏櫃拿出聯名款的沙拉,讓午餐不只是填飽肚子,更像是一場與可愛角色的約會。在Threads上,有網友分享:「今天工作超級崩潰,但看到五桐號X Care Bears的飲料杯,瞬間覺得被治癒了!」這句話背後,不就是一種透過消費連結情感的寫照嗎?我們在其中找到了一種共通語言,證明「對!我也是這樣」的日常。
這種共鳴感是集體潛意識的展現,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為生活注入一點新鮮感與動力。它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一種積極的應對策略,用來維持心理平衡的微妙藝術。
所以,下次當你又忍不住被某個聯名設計、或是一杯獨特風味的飲品吸引時,別急著批判自己是不是「盤子」,或是過度消費。或許,你只是在為自己尋找一個能按下重置鍵的「儀式」。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裡,為自己創造片刻的愉悅與滿足,是多麼重要的事。真正的儀式感,不一定需要豪華排場,而是那份「為自己而做」的心意,和那一點點能讓平凡日常閃閃發光的微光。
那麼,你今天為自己製造了哪些「小確幸濾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