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影音串流平台界可說是風風雨雨,尤其是迪士尼旗下的 Disney+,更是話題不斷。從漲價爭議到全球性的服務當機,再到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吉米·坎摩爾(Jimmy Kimmel)的短暫停職,一連串事件引爆了聲勢浩大的退訂潮。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根據媒體報導,光是因為吉米夜現場的停播,Disney+ 就差點要變「退訂+」了,短短時間內就流失了數百萬訂閱者。到底是什麼力量,讓觀眾們不惜揮別他們曾經熱愛的迪士尼大家庭?這不僅僅是單一事件,更是反映了當代觀眾對於串流平台愛恨交織的複雜情結,值得我們好好來聊聊。
這場風波的導火線,得從 2025年10月21日美國脫口秀《吉米夜現場》(Jimmy Kimmel Live!)主持人吉米·坎摩爾被所屬頻道 ABC 短暫停職說起。起初,這項消息震驚了許多忠實觀眾。你可能想說,一個脫口秀主持人影響力有這麼大嗎?嘿,你還真別小看他!吉米在美國電視圈的地位可說是舉足輕重,他辛辣的評論和獨特的幽默感,是不少人每晚睡前必看的精神糧食。當他突然「被消失」,引發的民怨可以想見。緊接著,媒體迅速報導指出,吉米·坎摩爾停職後 Disney+ 失去了近 300 萬訂閱者,連同 Hulu 的訂閱數也一同下滑,真是讓華特迪士尼公司頭疼不已。更慘的是,就在這敏感時刻,Amazon AWS 雲端服務還在 2025年10月21日全球大當機,導致 Disney+ 等多個平台連帶受影響,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社群媒體上更是哀鴻遍野,從 Threads 到 IG 限動,不少網友紛紛抱怨:「漲價就算了,連節目都沒了,還一直當機,根本逼我退訂啊!」這股怒氣,可不光是針對吉米,簡直是積怨已久的一次總爆發。
那麼,為什麼這次事件會引起這麼大的共鳴?說到底,現代觀眾對於串流平台已經不再是盲目追隨,而是精打細算、斤斤計較。想想看,過去我們買了有線電視,台數固定,內容好壞也只能照單全收。但現在,琳瑯滿目的串流服務,從 Netflix、Disney+、HBO GO 到 Apple TV+,每一個都強調「內容為王」,要觀眾訂閱前所未有的「獨家」。在這樣的「訂閱疲勞」時代,觀眾手握遙控器,隨時能決定要不要續約,甚至是取消訂閱。一旦內容無法達到期待,或者服務品質大打折扣,哪怕只是少了個吉米·坎摩爾,也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網友在 Threads 上就有人直接說:「我就是為了《吉米夜現場》才訂 Disney+ 的啊,現在節目沒了,我留著幹嘛?」這話聽起來或許有點極端,卻精準點出了許多佛系訂戶的心聲:他們可能就只是為了某部劇、某個節目才訂閱,等到看完或內容消失,自然就「再見不聯絡」。不過,事情還真出現了有趣的轉折!就在吉米·坎摩爾復職後,《吉米夜現場》停播後 Disney+ 一度爆發退訂潮!節目復播後、新訂閱戶數量反而增加了。這數據一出,簡直跌破眾人眼鏡。原來,優質且受歡迎的內容,還是有它無法取代的魔力。這也證明了,在服務與成本的拉鋸戰中,內容的魅力,依舊是串流平台最核心的競爭力。
這場由吉米·坎摩爾引爆的 Disney+ 退訂風波,看似是個小插曲,實則為整個串流媒體產業敲響了警鐘。它清晰地表明,在這個內容爆炸的時代,觀眾的選擇權變得無比巨大。平台不僅要提供海量的內容,更要注重內容的品質、多樣性,以及與觀眾的情感連結。畢竟,觀眾就像變心的女友,說走就走,但如果你的魅力夠,他們還是會回頭。未來,各大串流平台勢必得更努力地平衡「內容成本」與「訂閱收益」,同時不斷提供讓觀眾黏著的獨家內容,才能在激烈的戰場中脫穎而出。而我們這些觀眾呢?手上的選擇權,是不是也該更「精明」地運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