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台灣人是把 Threads 當成電子布告欄了嗎?從起床到睡前,甚至連上廁所都離不開它,這股「滑脆」熱潮,竟然讓我們在全世界稱霸!
台灣社群媒體用戶的滑手機功力果然名不虛傳,根據 2025年10月12日東森新聞的報導指出,台灣竟然貢獻了全球 Threads 高達 21.83% 的流量,硬是把其他國家都甩在腦後,直接榮登全球「滑脆」之冠!這個數據一出來,簡直讓我跌破眼鏡,也讓我忍不住想,這款以文字為主、主打即時分享的社群平台,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台灣人黏得這麼緊?
還記得 Threads 剛推出的時候,大家還在觀望,覺得它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結果呢,短短時間內,它不只站穩腳步,甚至成為台灣人的新國民社群。我身邊的朋友,幾乎人手一個 Threads 帳號,而且發文頻率高到嚇人。PChome Online 新聞在 2025年10月12日也以一篇標題為「台灣人最愛滑Threads「拿全球第一」! 網笑:如廁沒衛生紙都能求救」來報導這件事,直接點出了 Threads 上那種無所不問、無所不聊的隨性氛圍。就像新聞裡提到的「如廁沒衛生紙都能求救」,你真的能在 Threads 上看到各種光怪陸離的求助文,從「我把鑰匙反鎖在裡面了怎麼辦」到「請問這家滷味好吃嗎」,甚至有人直接在限動上發問「誰可以幫忙抓家裡的蟑螂」。這種即時、生活化,甚至有點「荒謬」的互動,成了 Threads 最迷人的地方。
想想看,為什麼 Threads 能在台灣掀起如此巨大的風潮?我認為關鍵在於它成功打造了一個「低門檻、高共鳴」的社群空間。在 Instagram 上,我們習慣了精修的照片、完美的濾鏡,每一個貼文都得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彷彿在經營個人品牌。YouTube 則強調專業的影音內容。但 Threads 不同,它鼓勵你發「廢文」、講幹話,分享那些無需修飾的日常瑣事和突發奇想。這種「無壓力」的創作環境,反而讓大家能更真實地做自己,也更容易與他人產生連結。Threads 上隨處可見的「電子菸友圈」、「脆友」文化,都是在這種輕鬆氛圍下形成的特殊社群認同。大家在上面互相取暖、分享心情,甚至只是貼一張貓咪睡覺的照片,都能引來一堆「我也是」的共鳴。這種鬆散卻又緊密的社群關係,正好填補了現代人對於即時、非正式互動的需求。
當然,台灣人的幽默感和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也絕對是助攻 Threads 成功的要素。我們不愛拘謹,喜歡用諧音梗、迷因圖來表達情緒,而 Threads 簡潔的介面和快速的傳播速度,恰好成了這些梗圖和笑話的溫床。不過,Threads 的熱潮究竟能持續多久?會不會有一天,它也像其他社群平台一樣,被演算法綁架,變得不再那麼自由自在?但無論如何,台灣人這份獨特的「滑脆」精神,已經在國際社群舞台上留下了有趣的一筆。
你呢?今天又「脆」了幾則貼文,跟上這波「滑脆」世界第一的熱潮了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