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〇二五年七月底,半導體產業圈吹來一陣振奮人心的消息:荷蘭半導體設備巨頭ASML正式獲得美國針對其半導體設備進口的15%關稅豁免。此一政策變化不僅影響全球供應鏈布局,更對台積電及三星等亞洲半導體巨頭在美國的建廠計劃,投下積極的助力。面對全球晶片競爭態勢愈發激烈,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把握這波政策紅利,成為重要觀察焦點。
首先,關於半導體設備關稅豁免的來龍去脈,ASML作為全球最先進光刻機的龍頭供應商,其設備多以高端極紫外光(EUV)技術著稱,對先進晶圓製造至關重要。由於美國近年來施行較嚴格的出口限制與關稅政策,ASML輸往美國的設備遭遇額外關稅負擔,進而增加美國本土晶圓廠(如台積電美國廠)建設成本,也影響擴產速度。此次美國政府宣布豁免,原因在於評估到半導體自主供應鏈的重要性與國內產能迫切需求,決定暫時放寬這項機具的關稅障礙。業界報導指出,此舉有助於加速美國晶片製造擴張計畫,並降低包括台積電、三星在內的主要業者研建美國廠之負擔。
這項變化背後,映射的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戰略正快速重組。美中科技戰持續發酵,使得美國積極補強國內供應鏈,推動「在地化生產」趨勢。對台灣半導體產業而言,美國的這項政策豁免,象徵著不僅僅是政策層面的妥協,更是美國在全球晶片產業鏈中尋求與台廠合作共贏的新姿態。這對台灣企業來說,是一道戰略門檻降低的敲門磚,台積電、美光等均可更有效率地在美國工廠引進先進設備,同時挹注全球晶圓代工能量。
此消息同時也帶動台股相關族群的活絡。聯發科AI與2奈米技術持續吸引外資背書,特化材料製造商亦獲法人點讚,反映半導體上下游潛力正被看好(參見聯合新聞網與富聯網報導)。不過,市場短期對成熟製程關稅負面影響仍有疑慮,股價波動透露業界對未來成長的複雜心理。
對於一般消費者和企業用戶而言,這則消息代表著晶片供應鏈在多重地緣政治壓力下得以穩定,未來高性能運算、人工智慧晶片、智慧製造設備的供貨趨勢轉佳。換言之,我們未來可望見到電子產品性能提升速度放快,價格波動趨緩。再者,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競爭與合作的博弈中,扮演更為關鍵的角色,穩固台灣科技權益,間接振興就業與產業升級,這是靠市場與政策交織推動的實質改變。
然而,這條利多之路並不是坦途。關稅豁免雖為短期政策調整,全球半導體產業仍面臨供應鏈安全、技術創新、人才缺口等多方挑戰。以台灣為例,目前人才缺口逾3.4萬,生產與研發職缺依然吃緊(參考MSN報導)。此外,美國政治風險與中美分裂帶來的制度與法律風向,不容忽視。值得注意的是此刻AI熱潮推波助瀾,科技政策雙驅動讓工業股成為新焦點,科技法規與市場趨勢的動態調整將牽引未來發展走向。
總結來看,ASML半導體設備享有美國15%關稅豁免,正是半導體全球供應鏈調整的縮影。台灣作為晶片製造重鎮,藉由這項政策長線發展獲得利多,帶動台灣產業鏈升級與全球布局再造。台灣業者必須持續強化自主研發與人才培育,才能永續把握全球科技變革的浪潮。未來,面對國際變局,台灣半導體還將扮演更重要的關鍵角色,既需政府策略支持,也需企業敏捷調整,攜手迎戰挑戰與機遇。
參考來源:
半導體業喜訊?傳ASML獲美國關稅豁免- 國際(工商時報 2025-07-31)
台積電美國廠迎大利多!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 ASML 享美國零關稅優惠(TechNews 科技新報 2025-07-31)
半導體人才缺口達3.4 萬生產和研發類職缺最多(MSN 2025-07-31)
交部訂溫室氣體減量方案 電動小黃普及率五年拚50%(聯合新聞網 2025-07-31)
電動車需求疲軟仍逆勢成長 寧德時代第2季獲利飆34%(鉅亨網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