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被「聯名」浪潮淹沒:萬物皆可搭,我們的錢包還好嗎?

滑開社群軟體,迎面而來的不只是朋友分享的日常,還有滿坑滿谷、令人眼花撩亂的「聯名商品」訊息。從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到看不見的體驗,彷彿這世界只要加上「聯名」兩個字,就能賦予平凡事物一種魔幻般的吸引力。這股「萬物皆可聯名」的熱潮,不只成了品牌行銷的顯學,也深深刻劃進你我的日常消費習慣中。

「天啊!王品居然跟蠟筆小新聯名了,那個屁屁芒果飲我一定要喝到!」「萬波攜手理想混蛋推出『萬事大桔』,感覺喝了會帶來好運耶。」2025年10月5日這一天,Dcard上熱烈的討論,還有IG限時動態裡滿滿的開箱照,都在訴說著這股席捲全台的聯名風潮。從經典的 統一翻轉布丁在小七限量上市,到 金牌台啤與哥吉拉的霸氣聯手,又或是 INNISFREE、I’M MEME、CLIO等美妝品牌與早午餐兄弟、林三益、哈利波特的跨界合作,聯名商品早已跳脫單純的產品銷售,更像是一場場精心策劃的社群派對。

這股風潮從何而來?或許是現代人追求新鮮感與獨特性的天性使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單一品牌的訊息很容易被淹沒,而聯名合作則像是一把雙面刃,既能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也能讓新品牌快速累積聲量。它巧妙地結合了兩種或多種品牌的粉絲基礎,創造出超越單一產品的話題性。更重要的是,聯名往往伴隨著「限量」的飢餓行銷策略,激發消費者的「錯過不再」焦慮,讓人們甘願為了那些只存在一小段時間的限定商品而排隊、搶購、打卡。

我們為何對這些聯名商品如此著迷、無法抗拒呢?它反映了我們對「歸屬感」和「身份認同」的渴望。當我們購買一個結合了喜愛偶像、卡通角色或特定風格的聯名商品時,不只是買到一個實體物品,更是買到一種情感連結、一種品味宣言。就像買了 萬波與理想混蛋的聯名飲品,感覺自己也跟上了流行,支持了喜歡的音樂人。又好比 王品與蠟筆小新的聯名,喚起了童年回憶,讓用餐體驗多了一份趣味與收藏價值。這些聯名商品,如同生活中的小確幸,讓我們的日常多了一點期待與驚喜。它讓我們覺得自己是某個群體的一份子,擁有一份與眾不同的「專屬」。在社群媒體上曬出這些限定款,更是展現個人生活品味與話題性的最佳方式。

或許,這股聯名熱潮的背後,隱藏著我們對生活儀式感的追求,以及對日常乏味的反抗。誰說生活只能一成不變?偶爾讓自己沉浸在這些充滿創意與玩心的聯名商品中,何嘗不是一種為生活增添色彩的方式呢?只是當各種聯名商品前仆後繼地湧入市場,我們也開始思考,下一個會是誰跟誰聯名呢?是滷肉飯聯名高級甜點,還是洗衣精聯名時尚品牌?無論如何,這場充滿驚喜的聯名派對,想必還會繼續熱鬧下去,而你我,也仍會是其中樂此不疲的參與者。